↑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多选题 5 题,单选题 5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4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多选题 共 5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液晶显示器利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显示不同颜色

    B. 某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不一定比未饱和汽压大

    C. 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热运动变得剧烈,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 萘的熔点为80℃,质量相等的80℃的固态萘和80℃的液态萘具有不同的分子势能

    E. 若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则液体和固体之间表现为浸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理-选修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等于振幅

    B.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时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C. 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 假设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站台上旅客观察到车上乘客在变矮

    E.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反射光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体ABC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物块(可看作是点电荷)恰好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若在AB中点D的上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再让物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上B点滑下,物块始终未离开斜面,且斜面体保持静止不动.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电荷损失的情况下,关于在物块下滑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放置负电荷前,物块匀速运动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零

    B. 放置负电荷后,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放置负电荷前与放置负电荷后物块到达D点的加速度相同

    D. 放置负电荷前与放置负电荷后物块到达A点的机械能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均光滑,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的A、B两物体用质量不计的轻弹簧相连,其中A紧靠墙壁现对B物体缓慢施加一个向左的力,该力对物体B做功W=25J,使A、B间弹簧被压缩,在系统静止时,突然撤去向左推力解除压缩,则

    A. 解除压缩后,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系统动量守恒

    B. 解除压缩后,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C. 从撤去外力至A与墙面刚分离,A对弹簧的冲量I=10 N·s,方向水平向右

    D. A与墙面分离后至首次弹簧恢复原长时,两物体速率均是2.5m/s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金属水平导轨间距为L,导轨电阻不计,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ab,在垂直导体棒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导体棒ab刚好匀速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ab刚好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B.通过电阻的电荷量

    C.导体棒的位移

    D.电阻放出的焦耳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5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荷的周围既有电场也有磁场,反映了电和磁是密不可分的

    B. 电容公式 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但电容器的电容并不由Q、U决定

    C. 200个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

    D. 是α衰变方程, 是β衰变方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后,小华用一根长50cm的轻绳拴住两个小球,手持上面一个小球,从四楼阳台由静止释放小球,两小球落地时间间隔为△t1,然后他又上到五楼阳台重复实验,两小球落地时间间隔为△t2,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落地的时间间隔正确的是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双星系统是由两颗恒星组成的,在两者间的万有引力相互作用下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某些参量会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运动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星的总质量变为原来的m倍,两星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一质量为6m的物块经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小球由水平位置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和斜面始终静止.运动过程中小球和物块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在此过程中(   )

    A.细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C.地而对斜面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左侧竖直长导线通有向下方向的恒定电流,一矩形线圈 abcd 可绕其竖直对称轴O1O2 转动.当线圈绕轴以角速度沿逆时针沿轴线从上往下看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 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时间内,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 abcda

    C.时,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也为零

    D.线圈每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一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DIS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 s时木块的速度大小v=______ m/s,木块加速度a=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在计算出加速度a后,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斜面的倾角θ(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那么得出μ的表达式是μ=____________.(用a,θ,g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1所示为一个多量程电压表的电路,其表头为动圈式直流电流计,量程Ig=10mA、内阻Rg=200Ω,R1、R2为可调电阻.

    (1)可调电阻应调为R1= ______Ω;

    (2)现发现表头电流计已烧坏,我们要修复该电压表,手边只有一个“量程为2mA、内阻为40Ω”的电流计G2和一个电阻为10Ω的定值电阻R3.要使修复后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仍为10mA,请在图2虚框内画出该电压表的修复电路___.

    (3)修复后的电路中,可调电阻R2应调为 R2=______Ω;

    (4)接着用图3的电路对修复电压表的3V量程表进行校对,V0为标准电压表、V1为修复电压表.发现修复电压表V1的读数始终比标准电压表V0略大.应用以下哪种方法进行微调______.

    A.把R1略微调小       B.把R1略微调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逆时针运行.在t=0时刻,将质量为1.0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上端A点,经过1.0 s,物块从最下端的B点离开传送带.取沿传送带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则物块的对地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矩形区域中,存在如图甲所示的磁场区域(包括边界),规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正,其中边界上的一点,且重力可忽略不计的正粒子从点沿方向以初速度射入磁场,已知粒子的比荷为求:

    (1)如果在0时刻射入磁场的粒子经小于半个周期的时间从边界上的点离开,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应为多大?

    (2)如果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欲使在小于半个周期的任意时刻射入磁场的粒子均不能由边离开磁场,则磁场的变化周期应满足什么条件?

    (3)如果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边的右侧加一垂直边向左的匀强电场,0时刻射入磁场的粒子刚好经过垂直边离开磁场,再次进入磁场后经过点离开磁场区域,则电场强度E以及粒子在电场中的路程分别为多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端封闭且粗细均匀的“L”型细玻璃管,竖直部分长为l=50 cm,水平部分足够长.当温度为288 K时,竖直管内有一段长为h=20 cm的水银柱,封闭着一段长l1=20 cm的空气柱,外界大气压强始终保持76 cmHg.求:

    ①被封闭气柱长度为l2=40 cm时的温度;

    ②温度升高至627 K时,被封闭空气柱的长度l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O为球心,M为直径,OA与OM夹角为30°,一细束光线沿与OA夹角为60°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球体,入射光线与OA在同一平面内,该光线经折射后从玻璃球体射出。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该光线最先从玻璃球体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

    (2)该光线从入射到第一次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