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填空题 6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1 题,简答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汽化                    B.点燃蜡烛

    C.西瓜榨成西瓜汁              D.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熔点、沸点      C.还原性、可燃性    D.密度、硬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白酒          C.酱油        D.食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CH4、CO2、H2            B.CO2、HCl、N2

    C.SO2、CO、NO2            D.HCl、N2、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可以补充碘元素,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7            D.+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夏夜,我们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都不溶于水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能供动物呼吸                         D.密度都比空气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该实验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1年5月1日起,国家加大了对醉酒驾驶的处罚力度。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X + 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A.Cr2O3          B.Cr2(SO4)3          C.CrSO3         D.Cr2S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5g         B.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5分)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三个铁原子________;           (2)镁离子________;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四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

    (5)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上填写“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1)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右托盘上的砝码为3g,游码在0.5g的位置上,指针偏向左,所称药品的质量________3.5g。

    (2)某同学用量筒量液体,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视线与量筒内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体积________8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6分)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__。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________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4)许多地方以液氮或干冰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液氮或干冰增雨的原理是

    ________。

    (5)身处旱区之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________(举一做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6分)通过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我们发现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自身的结构特点对其化学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结构决定性质”,按着这样的思路填写下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5分)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共有________种分子,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种。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你从上图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7分)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

    (1)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

    ①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都产生新物质;

    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在核变化中原子

    ________;而在化学变化中原子________。

    ②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钚是非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2)右图为核电站爆炸事故模拟图。海啸使冷却水不能循环,核燃料产生的衰变热把水变成水蒸气,堆心中包裹核燃料的锆合金无法被冷却,暴露在水蒸气中,当温度超过1200℃时,锆(Zr)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大量的高温氢气进入厂房,与厂房内的空气接触发生了爆炸。

    ①锆(Zr)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进入厂房的氢气为什么发生的是爆炸,而不是平静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

    A.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接触反应   B.有限空间     C.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③我国石岛湾核电站将采用氦气代替水作冷却剂和热传输物质,这样做有什么优点?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6分)A、E均为黑色固体,它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1)则A是________; D是________。(请用化学式回答)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H________; H+E→D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

    A             B               C         D             E

    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

    装置是________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固体大理石与液体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固体锌粒与液体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13分)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某化学实验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为你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

    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后续探究,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步骤

    操作

    预计现象

    得出的结论

    a

    澄清石灰水b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打开活塞,c

    A中有气泡产生,C中石灰水d

    e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f

    g

    (3)①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 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

    ③ 小华同学认为,x处的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家经讨论后认为很有道理,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6分)右图是一种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成分单氟磷酸钠(Na2PO3F)是牙膏中常用的添加剂之一,试验表明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分数达到0.76%~0.80%时,防蛀牙的效果较好。请计算:

    (1)单氟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计算该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分数,并由此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蛀牙效果

    (写出计算过程、判断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6分)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10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  + CO2 ↑ ,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100

    92

    84

    78

    72

    67

    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