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说法中与物理学史不符的是

    A.牛顿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第一个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

    D.伽利略通过实验及合理外推,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后速度大小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小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则小球运动的速度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0年1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COMPASS—G1地球同步卫星.据了解这已是北斗五星导航系统发射的第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则对于这三颗已发射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运行速度大小相等,且都小于7.9 km/s

    B.它们运行周期可能不同

    C.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电场的部分电场线如图所示,A、B是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图中虚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是从B点向A点运动

    B.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

    C.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

    D.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在C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

    A.mg     B.     C.0.5mg     D.0.25m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A.150 m    B.75 m     C.15 m     D.7.5 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长为L的通电直导体棒放在光滑水平绝缘轨道上,劲度系数为k的水平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拴在棒的中点,且与棒垂直,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弹簧伸长x,棒处于静止状态.则:

    A.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从b流向a

    B.导体棒中的电流大小为

    C.若只将磁场方向缓慢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x变大

    D.若只将磁场方向缓慢逆时针转过一小角度,x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快乐向前冲”节目,中有这样一种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上,如果已知选手的质量为m,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绳的悬挂点O距平台的竖直高度为H,绳长为L,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B.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为

    C.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大于选手对绳子的拉力大小

    D.选手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A,C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位移为零,外力做功为零

    B.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

    C.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速度的变化率相等

    D. 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图是反映汽车(额定功率P额)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随时间以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若调整可变电阻R的阻值,可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U(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这个过程中

    A.R2两端的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U

    B.流过R的电流会增加。

    C.路端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U

    D.△U和干路电流的变化△I的比值保持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a、b是一对平行金属板,分别接到直流电源两极上,右边有一档板,正中间开有一小孔d,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感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a、b两板间还存在着匀强电场E.从两板左侧中点C处射入一束负离子(不计重力),这些负离子都沿直线运动到右侧,从d孔射出后分成3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三束负离子的速度一定不相同

    B.这三束负离子的比荷一定不相同

    C.a、b两扳间的匀强电场方向一定由a指向b

    D.若这三束粒子改为带正电而其它条件不变则仍能从d孔射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1)右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应为      mm。

    (2)某兴趣小组要测量木块与较粗糙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先将粗糙木板水平固定,再用另一较光滑的板做成斜面,倾斜板与水平板间由一小段光滑曲面连接,保证木块在两板间通过时速度大小不变。

    ①使木块从高h处由静止滑下,在水平板上滑行x后停止运动,改变h大小,进行多次实验,以h为横坐标、x为纵坐标,从理论上(忽略木块与倾斜板间的摩擦)得到的图像应为       

    ②如果考虑到木块与倾斜板之间的摩擦,在改变h时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每次改变倾斜板的倾角,让木块每次由静止开始下滑的位置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对应的底边长度为L,如图丙所示。将每次实验得到的h、x相关数据绘制出的x—h图像如图丁所示,图线的延长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0)和(0,-b),则木块与倾斜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木块与水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2 W”的字样,现要描绘这个灯泡的伏安特性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 V,内阻约为10 k

    B.电压表(0~10 V,内阻约为20 k

    C.电流表(0~0.3 A,内阻约为l

    D.电流表(0~0.6 A,内阻约为0.4

    E.滑动变阻器(10,2  A)

    F.学生电源(直流6 V),还有电键、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填A或B或C或D).

    ②实验时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测量电压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将下图中实物连接成满足实验要求的测量电路.

    ③某同学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画出了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用电动势为2V、内阻不计的电源给该小灯泡供电,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__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其倾角,长方形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与小球将一起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取g=l0m/s2)

    (1)木块与小球的共同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一条平直公路中的两段,其中A点左边的路段为足够长的柏油路面,A点右边路段为水泥路面.已知汽车轮胎与柏油路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25,与水泥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0.当汽车以速度v0=20m/s沿柏油路面行驶时,若刚过A点时紧急刹车后(车轮立即停止转动),汽车要滑行一段距离到B处才能停下;若该汽车以速度2v0在柏油路面上行驶,突然发现B处有障碍物,需在A点左侧的柏油路段上某处紧急刹车,若最终汽车刚好撞不上障碍物,(重力加速度),求:

    (1)水泥路面AB段的长度;

    (2)在第二种情况下汽车从刹车开始运动了多长时间才停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MN、PQ是平行金属板,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

    PQ板带正电,MN板带负电,在PQ板的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负电粒子以速度从MN板边缘沿平行于板的方向射入两板间,结果粒子恰好从PQ板左边缘飞进磁场,然后又恰好从PQ板的右边缘飞进电场.不计粒子重力.求:

    (1)两金属板间所加电场的场强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