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情景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某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报道。这个标题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眼球,但在许多读者赞赏的同时,也有不少读者持否定态度。请谈谈读者赞赏和否定的理由各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最后,希望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作者以此向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杜牧《阿房宫赋》)

    (2)想当年刘裕挥戈北伐,“______,_________”,何等振奋人心!词人将之与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的懦怯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怒吼的秋风卷得屋上茅草上下飘洒,“________,__________”,牵引着诗人的视线,也拨动了读者的心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6年,17岁的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系,差两分。对一手创建了清华建筑系的梁家而言,女儿报考清华建筑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家族情怀。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核实无误。( 当时是学校完全自主招生。)

    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葛。

    三年后,梁从诫如宿命一般,离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差两分。母亲林徽因再次调取试卷,发现有几道题像是故意做错的,试卷上一行小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那一刻,林徽因半晌没有吱声,梁从诫如愿去了北大攻读历史。

    梁再冰成为新华社记者,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梁从诫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后来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对孩子寄予殷切的期望;也像普通的家庭,孩子要经历高考的筛选。这又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手创立了清华建筑系,有能力为儿女的前程铺路搭桥,却先后将儿女“拒”之门外。

    此时,十七八岁的你和你的家庭也将迎来属于你的高考,或许,梁家的高考故事可以带给你一些触动,一些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故事以后,引发的思考和感慨。

    要求:明确文体,标题自拟,800字以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慈善现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学界还是广大民众,对慈善的认知存在着不少偏差,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帮助。如张文在《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中提出,慈善是“社会自发地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再分配,对其他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生活困难予以物质援助的社会安全机制”。实际上,考察慈善事业发生的历史可知,慈善不仅是一种民间社会主导的生活救助行为,还是一种以劝人为善为宗旨的教化活动。

    现有研究表明,“慈善”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前中期即三国、西晋时期的佛教经典中,意在表达“孝养、施舍、教化等诸种原始佛教的道德观”。说明在语源学意义上,“慈善”一词在其产生时期即包括了物质救助与劝人为善的功能。

    尽管作为一个专门名词“慈善”的出现较晚,但具有慈善性质的活动其实古已有之,应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而慈善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规则、有一定规模的民间社会事业,大约出现于北宋时期。北宋皇祐元年(1049)范仲淹创办的苏州范氏义庄救济族人并惠及“乡里、外姻、亲戚”的行为,可以视为中国最早开展的慈善事业之一。范仲淹不仅设立义庄管理宗族公产、救助族众,还确立《义庄规矩》,对救助对象、方法、数量等进行规定,表现出慈善事业的明显特征。同时,范仲淹“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南宋嘉定三年(1210)范仲淹六世孙范良在《续定规矩》中补充规定:“诸房闻有不肖子弟因犯私罪听赎者,罚本名月米一年;再犯者除籍,永不支米。”其中对受助族人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体现出明显的教化倾向。可见,从民间慈善事业产生的时候起,道德教化即成为其重要内容。

    学界普遍认为,明末清初在中国传统慈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直存续到民国年间的各种各样的善会善堂几乎都创始于明末清初”。明末善会可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社会新现象,其中同善会是创立最早、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的善会。

    同善会最早出现于河南,而其盛行则在江南。其中以高攀龙等创立的无锡同善会和陈龙正等创立的嘉善同善会影响最大、最为典型。两地的同善会都留下了章程规则,分别称为《同善会规例》和《同善会会式》,后者由前者发展而来,大同小异。其中均有一则规定:受助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该会是否予以救助的一个重要前提,所谓“助贫以劝善为主,先于孝子节妇之穷而无告者,次及贫老病苦之人公不收于养济、私不肯为乞丐者”,至于那些“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力强壮、游手游食以至赤贫者,皆不滥助,以乖劝善之义”。而且同善会还明确规定,聚会之日须安排演讲,“司讲者用通俗言语,不烦文采,务使人人易晓,感动善心”。

    从此以后,在进行物质救济的同时注重劝善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传统,也成为君臣绅民的一个共识。举凡影响较大、成就显著的慈善家大都在扶危济困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民众实行道德说教,以此达到拯救时世、改良社会、敦善风气的目的。清代前期的苏州彭氏是积善世家,于劝善行善方面不遗余力,其行善积德之效历来为人称道。彭氏慈善不仅名著地方,更有全国性影响,如救助寡妇的“恤嫠会”即由彭氏首创,而后传播各地。彭氏也撰有多部善书,并以之作为教育子弟与学生的教材。著名学者游子安在《劝化金箴- -清代善 书研究》中评述:“彭氏自彭定求以后,世代诵读及撰著善书,所编印的劝善文字内容是多方面的,举凡劝孝、敬字、劝止溺女、戒斗、遏欲、戒杀、放生等都有涉及。”

    (节选自王卫平《救济与劝善:“慈善”本义的历史考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慈善活动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时期,但发展缓慢,直到唐代依然处于无组织、无规则、缺乏规模的状态。

    B.范氏义庄主要是救济族人,带有深厚的家族色彩。义庄的设立和规矩的制定,使得慈善有了财富和制度的保证。

    C.比较《续定规矩》和《同善会会式》可以看出,前者侧重于家族成员,后者则扩展到社会之贫弱无助之人。

    D.慈善家扶危济困的行为本身就是--种道德引导,这些行为和对民众的道德说教,都有助于拯救时世、改良社会、敦善风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破后立,先指出人们对“慈善”理解的局限,再提出观点:“慈善”是一种兼具物质救助和道德教化的活动。

    B.文章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其引用的内容多为章程规则,有着明确的目的,即论证慈善家具有的美德。

    C.文章分别以北宋、明末和清代的慈善家为例,三个事例既各有侧重,又体现了中国慈善的一贯宗旨。

    D.文章结构为总分式,其主体部分又基本按照时间线索展开,条理清楚,让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文在《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中对“慈善”的定义停留于物质救助,这表明宋代的民间慈善活动不太关注道德教化。

    B.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用语,“慈善”一词中包含的“孝养、施舍、教化”等道德观,丰富了中国慈善事业的思想内涵。

    C.继范仲淹《义庄规矩》之后,其六世孙范良又订立《续定规矩》,既继承其先祖的慈善事业,又弥补了先祖忽视教化的不足。

    D.彭氏行善积德之效历来为人称道,其影响突破苏州,遍及全国,相比行善,彭氏更为重视劝善,有着著书、教育的传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字典》累计发行6亿多册,自发行以来先后修订了10次,其中改革开放以后修订了7次。

    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字的音、形、义,都发生了变化。比如“的”在第11版增加了字音dī:“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的,的哥。”出租车正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大规模走入我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今天“打的”已经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出行方式之一。与此相似,“秀”增加了“展示、表演”的义项,“门”增加了“负面的事件”的义项,“族”增加了“有共同特点的某类人”的义项,等等。

    此外,第11版还增加了“和谐社会”“愿景”“媒体”等不少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词语,同时删掉了“马达、马力、煤油、芝麻、虾米、密切、合作社、国际主义”等现代社会检索频率的词。

    第11版还吸收读者的意见进行了词语义项的专项修订,关于一些动物的条目不再做用途方面的介绍。比如“鲢:肉可以吃”“狸:毛皮可制衣物”“牛:肉和奶可吃。角、皮、骨可做器物”等内容均不再涉及。“可以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群众衣食住行、思想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变化都能在各个版本的《新华字典》中找到。”曾主持了《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工作的语言学家江蓝生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新华字典〉与改革开放: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

    材料二

    近日 ,一篇网文提到,“由于读错的人较多,‘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一骑(qí)红尘妃子笑’等古诗文中的读音已经更改”。有网友表示,如此更改之后,古诗文失去了原先的韵脚。

    针对群众质疑,专家称,该网文中提到的诗句中“衰”“骑”等汉字读音并没有改动过,其中“一骑(qí)红尘妃子笑”中的“骑(qí)”在旧版和新版《审音表》中都读作“qí”,而不是“jì”,而关于“鬓毛衰”,“衰”一直有“cuī”的读音,在古代有专门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目前仍保留这个读音。

    专家介绍,此前审音主要以北京语音系统为审音依据,新的审音原则在充分考虑北京语言发展趋势的同时,也适当参考在官话及其他方言区中的通行程度。

    对于古诗文中的汉字读音,专家提到:“‘一骑红尘妃子笑’中“骑’字用作名词或量词时古代读‘jì’,跟作动词用的‘骑(qí)’意义和用法都有所不同,‘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字正好处于仄声字的位置上。但今普通话口语中已经无此区别,因此旧版和新版《审音表》已经规定‘骑’统读为“qí’。”他认为,《审音表》作为国家规范适用于一切场合,自然也适用于古诗文,而面向中小学生的工具书和教科书原则上不应该标注真正的“古音”和所谓的“古音”,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古诗文吟诵活动和其他文艺形式中使用一些“古音”,应该得到尊重和宽容。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汉语词典编纂方回应汉字读音更改质疑你读对了吗》)

    材料三

    为适应近代以来的文化变革,民国时期在《康熙字典》基础,上,编纂了《新字典》《中华大字典》校改国音字典》等多种字典。但1949年后,这些字典无论在例句还是释义上,都已无法满足新政权的需要,于是成立了以魏建功为社长的“新华辞书社”,负责编纂《新华字典》。

    初版《新华字典》问世于1953年,最初由魏建功用隶书题写书名;第二次印刷时,为突出集体,淡化个人,改集鲁迅手迹作为书名。1956 年,国家开始推行简体字,但鲁迅只写过“華”,没写过“华”,设计者被迫从鲁迅手迹中找“化”和“十”拼在一起。周恩来质问说:“鲁迅在世时,还没有简化字,这个‘华’字不是凑成的吗?”于是此后《新华字典》一律不再使用“鲁体字”,改用简化宋体字作为书名。

    封面题字外,在编写第一版时,编者们就立意“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看待问题”,在这一版的《新华字典》里已收录了一些政治性名词,并给出简明的释义。在新政权建立初期,此举对于普及政治常识确有其价值。

    (摘编自“腾讯评论”,《从小看<新华字典>,但你未必真了解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看,许多字词跟随时代变迁,音形义发生改变时,字典也会随之进行“布新”“除旧”。

    B.从材料二看,因为人们长期以来的使用习惯,群众质疑一些古诗文拼音在字典词典中被更改了。

    C.从材料三看,编纂《新华字典》是因为以前的各种字典己不能完全适应建国以后新的社会变革。

    D.从材料三看,封面“华”弃用鲁迅的字,改用简化宋体书写,是为了彻底突出集体、淡化个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后《新华字典》的修订频率明显增加,反映出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速度较快。

    B.近些年来编者对字典中关于--些动物的词语义项进行专项修订,有力推动了环保观念在群众中的普及。

    C.《新华字典》的每次修订均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反映时代变化,兼顾读者需求和国家的相关语言规范。

    D.《新华字典》的编纂从第一版开始就渗透政治意识、坚持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在各个时期有不同表现。

    3.假如你是新版《新华字典》的编订召集人,为了编好新一版字典,你会跟编订委员会的专家们强调哪几个要点?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作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父吟

    白先勇

    翁朴园进到书房里,便径自走到茶几旁边一张紫檀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书房内的陈设十分古雅,一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明人山水,文徵明画的寒林渔隐图。两旁的对子却是郑板桥的真迹,写得十分苍劲雄浑: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另一壁也悬了一副对联,联语录的是《国父遗嘱》: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你们老师——”朴公坐下后,沉思良久,才开言道。“是的,朴公。”朴公说了一句,没有接下去,雷委员便答腔道。

    “‘狂狷’二字是你老师的好处,可是他一辈子吃亏,也就是这个上头。孟养—— 他的性子是太刚了些。”朴公点着头叹了一口气。

    “恩师的为人,实在是叫人景仰的。”雷委员说道。

    “你们老师,和我相处,前后总有五十多年了——”朴公顿了一顿才又说道,“他的为人,我知道得太清楚。”

    “是的,朴公。”雷委员答道,“恩师和朴公的厚谊我们都知道。朴公讲给我们晚辈听听,日后替恩师作传,也好有个根据。”

    “唔—— ”朴公吟哦了一下,“说起来,那还是辛亥年间的事情呢,仲默和他夫人杨蕴秀,刚从日本回来,他们在那边参加了同盟会,回来是带了使命的: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仲默的夫人杨蕴秀到底不愧是个有胆识的女子!”朴公说着不禁赞佩地点了几下头。“仲公的夫人确实是位巾帼英雄。”雷委员也附和着称赞道。

    “你知道吗?那天运军火进武昌,就是由杨蕴秀扮新娘。炸弹都藏在她的花轿里。孟养和我呢,就打了红包头扮抬轿夫,仲默却是一身长袍马褂骑在马上做新郎官。那天夜晚,也真好像天意有知一般,竟是满城月色,景象十分悲肃。我们几个人都换上了短打,连杨蕴秀也改了男装。大家几杯烧酒一下肚,高谈国家兴亡,都禁不住万分慷慨起来。你老师最是激昂,我还记得,他喝得一脸血红,把马刀往桌上一拍,拉起我和仲默两个人,便效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院子里歃血为盟,对天起誓:‘不杀鞑虏,誓不生还。’那时倒真是都抱了必死之心的,三个人连姓名生辰都留下了。算起来,我是老大,仲默居二,你老师年纪最小,是老幺。他那时才不过二十岁——”

    “哦?”雷委员惊讶地插话道,“我倒不曾知道,原来恩师和朴公、仲公,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呢!”

    “你哪里能得知?”朴公捋了一下他胸前的银髯,笑道,“那段过往,确实是我们三个人的秘密。那晚我们才等到十时左右,城东工程营那边便突然间枪声震响起来了。几个人正还犹疑,你老师便跳了起来,喊道:‘外面都动了兵器了,我们还在这里等死吗?’说着便抢了几枚炸弹,拖起马刀往外面冲去,我们也纷纷拥了出去。混战了一夜,黎明的光景,大势已定,武昌城内,到处都飘满了我们革命军的白旗了。于是我们一队人便走向蛇山楚望台去集合,经过黄鹤楼的时候,你老师突然兴致大发,一下子跑到了上面去,脱下了一件血迹斑斑的白布褂子,用竹竿挑起,插到了楼檐上去。然后,他站到黄鹤楼的栏杆上,挥着一柄马刀,朝了我们呼喊道:‘革命英雄一王孟养在此。’他那时那股豪狂的劲道,我总还记得。”朴公又微微地笑了一下,停下来喝了一口铁观音。

    “要不是朴公今天提起,恩师那些事迹竟埋没了。”雷委员说道,“这些都该写入传里去的。”

    “可以写。”朴公点首赞许道,“那次起义,虽然事出仓促,由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闯成了革命,可是也就是那么一闯,却把个民国给闯了出来呢。不过,平心而论,讲到才略机智,我要首推你们老师一”朴公竖起了一双寿眉,举起了大拇指说道。

    “恩师的才智实在是令人钦服的。”雷委员说道,“只可惜还没能展尽就是了。”

    “他倒真是做过了一番事业的。不过这不能怨天尤人,还是要怪他自己的性格。孟养——”朴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他确实太刚烈了。”

    说完朴公和雷委员对坐着,各自又默默地沉思起来。隔了一刻工夫,雷委员才轻轻地喟叹了一声说道:“不过一今天的公祭总算是风光了。难为人到得那么齐全,连王钦公、李贤公、赵冕公竟也亲自来了。”

    “哦—— ”朴公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也有多少年没有见着他们了。他们几个送来的挽联,挂在灵堂里,我倒看到了。虽然王钦之和你老师有过一段恩怨,可见他对你老师也还是十分推重的。”

    “是的,朴公。”雷委员赶忙应道。

    “还有一句话,是你老师临终时留下来的:日后回大陆,无论如何要把他的灵柩移回家乡去。你去告诉他的那些后人,一定要保留一套孟养常穿的军礼服,他的那些勋章也要存起来,日后移灵,他的衣裳佩挂是要紧的。”

    “是的,朴公,我一定照办。”

    送走雷委员,朴公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冬日的暮风已经起来了,满院里那些紫竹都骚然地抖响起来。西天的一抹落照,血红一般,冷凝在那里。他又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辛亥年间,一些早已淡忘了的佚事来……

    (有删改)

    [注]①《梁父吟》:汉乐府曲名。相传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为“梁父吟”,用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影射王孟养的命运,用典巧妙,意蕴丰富而含蓄,增加了小说的深度与广度。

    B.本文借朴公与雷委员的对白托出大部分情节,在对话中朴公感叹“还是要怪他自己的性格”,表现出他对老友刚直性格的责怪。

    C.在冬日落晖中凭吊战友的朴公是一位老将军。黄昏是一天之暮,冬季是一年之暮,年迈是人生之暮:“迟暮”意象的并用,为文章增添了悲凉气氛。

    D.作者刻画的人物群像中,既有浴血奋战的男儿,亦有胆识过人的女子。小说写活了一群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英雄儿女。

    2.身居台湾的白先勇在小说人物身上融入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请分析人物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

    3.小说中过去与现在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也。平有器干,颇览书记。仕周,释褐卫王侍读。时武帝逼于宇文护,谋与卫王诛之,王前后常使平往来通意于帝。及护伏诛,拜乐部大夫。高祖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及为丞相,恩礼弥厚。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代之。弼果不从,平麾壮士执弼,送于京师。开皇三年,征拜度支尚书。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日义仓。因上书曰:“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劝农重谷,先王令轨。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赏平之官开发仓廩普加赈赐太德鸿恩可谓至矣然经国之道,义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劝农积谷为务。”上深嘉纳。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后数载,转工部尚书。时有人告大都督邴绍非毁朝廷为愦愦者,上怒,将斩之。平进谏曰:“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愿陛下弘山海之量,茂宽裕之德。邴绍之言,不应闻奏,陛下又复诛之,臣恐百代之后,有亏圣德。”上于是赦绍。其后突厥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汗相攻,各遣使请援。上使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赐之。岁余,除汴州刺史。其后历许、贝二州,俱有善政。邺都俗薄,旧号难治,前后刺史多不称职。朝廷以平所在善称,转相州刺史,甚有能名。在州数年,会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俄而念平镇淮南时事,进位大将军。仁寿中卒官。

    (节选自《隋书·长孙平传》)

    [注]①高祖龙潜:指隋文帝杨坚未登基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B.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廩/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C.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D.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人(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通常每-一个新君即位,会改用新年号纪元 ,称“改元”。

    C.工部: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其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D.转:古代指调动官职,古代调动官职的说法有很多,诸如“移”“调”“徙”“权”“出”,均指一般地方官员的调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平颇有才干,深得上司信任。他在北周为官时,就受到当时丞相杨坚的礼遇;及至尉迥等人起兵作乱时,他果断擒拿了贺若弼,解除了杨坚的大患。

    B.长孙平深谋远虑,应对各地灾荒。他倡建义仓,请求皇帝下令各家各户,每到秋收时节,按贫富区分等级,均交--石以下的粮食,储存在村巷的公共粮仓中。

    C.长孙平为人正直,敢于犯言进谏。当皇帝想要杀掉被人诬告的大臣邴绍时,他能站出来晓之以理,劝谏皇帝要宽宏大量,否则恐今后有损仁德之名。

    D.长孙平为官称职,善于排忧解难。他曾受皇帝派遣,成功地调解了突厥两部落的争执;也因为广受称誉被调任相州刺史,去管理历来“难治”的邺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经国之道,义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劝农积谷为务。

    (2)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②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1166),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②萧骚:稀少。③挹:舀。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片集中写景,景中寓情。“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表现了临近中秋的洞庭湖万里无云、水波不兴的景象,令人向往。

    B.“玉鉴琼田”,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水的明净光洁;“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琉璃世界;“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中的“妙处”即指美妙澄澈的洞庭风光。

    C.“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舀西江水为美酒,引北斗星为酒器,视天下万物为宾客,想象奇崛,气魄宏大。

    D.这是--首豪放词,笔势雄奇,大气磅礴,同时也是浪漫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均有明显的体现。

    2.有人认为“表里俱澄澈”是全词之首脑,试结合全词概括出词人“澄澈”之人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      的奇妙景象。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   )。 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     去描绘。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       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瞬息万变  变化莫测  五光十色  入木三分

    B.千变万化  高深莫测  五颜六色  出神入化

    C.千变万化  高深莫测  五光十色  入木三分

    D.瞬息万变  变化莫测  五颜六色  出神人化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下纵横近万公里,甚至还存在成百上千公里的极光带。

    B.极光带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上万公里长。

    C.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上万公里长的极光带。

    D.极光带成百上千公里上下纵横,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3.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析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B.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C.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划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D.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认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