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情景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字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优渥wò       绣闼dà      赉发jī       得鱼忘笙 quán

    B.熟稔niǎn     箭镞cú     戗兽qiàng     锱珠必较zhī

    C.亭皋gāo     毗邻bí      付梓zǐ        门衰祚薄zuò

    D.蜂窠kē     阈值yù      寒砧zhān     模棱两可lí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情表》中第三段首先列出晋武帝的施政纲领“圣朝以孝治天下”,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赴职做了开脱。

    B.《咬文嚼字》中,与韩愈的观点不同,朱光潜在分析“推敲”的故事时,认为“僧推月下门”比“僧敲月下门”更符合当时的意境。

    C.《说“木叶”》中林庚认为,“树”是具有繁密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古代诗歌中很少出现“树叶”。

    D.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指出,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都有定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一般用来陈述衷情

    B.墓志铭中,“志”用来记述死者的姓氏、家世、经历和子孙等,一般为韵文。

    C.古人排兄弟次序为伯、仲、叔、季,韩愈在兄弟中最小,故对十二郎自称季父。

    D.国子监是唐王朝设在京都的最高学府,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影相吊:安慰        不矜名节:自夸     责臣逋慢:逃脱   ( 《陈情表》 )

    B.适莽苍者:往        抢榆枋而止:触、碰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勉  ( 《逍遥游》 )

    C.遂窜南夷:逃窜      独旁搜而远绍:广泛         登明选公:提拔      ( 《进学解》 )

    D.后世工画者:擅长    属而和之:接连     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楷模    ( 《送杨少尹序》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及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访风景于崇阿      望长安于日下   ( 《滕王阁序》 )

    B.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   ( 《归去来兮辞》 )

    C.学广而闻多( 《争臣论》 )     道方而事实  ( 《与于襄阳书》 )

    D.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 ( 《圬者王承福传》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奚以知其然也

    B.臣具以表闻      谨拜表以闻

    C.孟学士之词宗      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

    D.岂复有贤于周公哉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   (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运欤?(韩愈《进学解》 )

    翻译:然而圣明的君主不加处罚,也没被宰相大臣所斥逐,这难道不是幸运吗?

    B.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

    翻译:至于布和丝织品,是必须经过养蚕取得成绩方能制成的。

    C.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

    翻译: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的推荐赞誉他。

    D.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韩愈《讳辩》 )

    翻译:周公、孔子、曾参终究是不会被他们胜过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   )

    A.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韩愈《送孟东野序》 )

    翻译:就其中好的来说,他们用文辞发出的声音清丽而浮华,节奏频繁而急促,语言放荡而哀婉,思想松弛而放纵。

    B.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韩愈《争臣论》 )

    翻译:像您的议论,直率是够直率了,你不要损害德行并且浪费口舌吧?

    C.今则释然悟,翮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韩愈《与陈给事书》 )

    翻译:现在我恍然大悟,非常懊悔,心里想:您那种冷漠的表情,是责怪我不常去拜见的缘故。

    D.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韩愈《送石处士序》 )

    翻译:乌大夫的确能够凭义理选取人才,先生您的确按照道理给自己责任,决定去留。为先生您饯行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填空

    ①《归去来兮辞》中描写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逍遥游》中列子对荣华富贵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李密在《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也想官职显达的—句是“_______,_______。”

    ⑤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鸟的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旁搜而远绍:继承 B.补苴罅漏:鞋中垫的草

    C.细大不捐:舍弃 D.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指责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处涸辙以犹欢        ②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

    B.①冬暖而儿号寒        ②鸟倦飞而知还

    C.①尽是他乡之客        ②若夫商财贿之有亡

    D.①我决起而飞           ②《诗》正而葩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进学解”即关于“进学”的分析。本文假托先生劝学、学生质疑、先生再予解答的方式,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委屈。

    B.国子先生认为学生只要担心学业不能精进,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够公正英明。

    C.第二段通过学生之口,形象地突出了先生在治学、捍卫儒道以及创作文章方面的努力与成就。

    D.第三段中,先生对学生质疑进行辨析,以工匠、医师为喻,说明自己的能力和贤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

    ②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巡山

    他看到了那顶毡房穹顶般硕大的犄角,在那里纹丝不动,居然是在那并不险峻的山脊上。他极目望去,竟是一头岩羊卧在一块大圆石上。按说,那不该是岩羊的歇脚之处。以它的天生机敏,此时的它应该有所行动才对。但是,不知怎的,岩羊貌似全然无知,一动不动。

    这引起了他足够的好奇。

    自从持枪证和猎枪一同被收缴,他再没有触及过岩羊的皮毛。岩羊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获它是要犯罪的。当然,在这天山深处,所有的野兽和动物都有保护等级。这一点,他心里了如指掌。

    这些年来,他只保留了一个习惯,每到初秋,他都要到这山上走走,哪怕是看一眼那些野物。他自己将此称为巡山。现在山上的野物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成群的野猪会趁着夜色跑到牧人营盘附近,将草地翻拱一番后兴冲冲地离去,压根不理会牧羊犬凶猛的吠声。肥嘟嘟的旱獭也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昂然走过车路饮水上山。有一次他走在山林里,不经意间一抬头,在树杈上看到了狸猫,那家伙没有丝毫的怯意,两眼直视着他,闪着幽幽的光。狼和狐狸他也经常看到。还有一次,一只狼叼着一只黑花羊从公路旁高高的铁丝网上纵身腾跃而去,全然不顾飞驰的汽车,横穿公路越过另一道铁丝网,在公路另一侧的草原上,朝着那条山梁奔去,估计它的窝就在那边,小狼崽们或许正在耐心地等待它满载而归。

    他终于从山坳登上了山脊。那只岩羊还在,几乎在那个大圆石上一动不动。

    他有些迟疑。这是他此生见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情景。一只岩羊,居然还会等着他登上山脊。按说以岩羊的机警,它早就应该逃之夭夭了。

    他下了马,将坐骑用马绊子绊好,向大圆石走去。

    岩羊依然没动。他的心有点缩紧——太奇怪了!真是匪夷所思!那只岩羊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山脊的风很强劲,呼呼地吹着,泛黄的草被风撩起一阵阵草浪簌簌作响。雪山上的雪线已经开始低垂。要不了多久,雪线也会覆盖到这座山脊。

    他环视了一下,对今天的奇景疑惑不解。

    他决定攀上大圆石看个究竟。

    他利利索索就攀上了大圆石。

    那岩羊还是没动。

    走近岩羊的刹那,他惊呆了。

    这是一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它根本意识不到人的走进,双眼蒙满了眵目糊,牙也掉尽了,那一对毡房穹顶般的犄角尖,已经深深地长进后臀皮肉里了。

    他望着眼前这只老岩羊,一阵惊怵像电流般袭过周身。他想,天哪,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

    他将老岩羊双眼的眵目糊擦去,老岩羊却对他视而不见。

    他心疼极了。

    你怎么会老成这样,他在心里问这只老岩羊。

    难道没有哪只狼来成全你吗?

    但是他又否决了自己。

    其实,他心里清楚,狼也只吃它该吃的那点活物,只不过是背负了罪名而已。哈萨克人那句话说得好,狼的嘴吃了是血,没吃也是血。

    现在,他的心情很沉重。他不忍心就这样抛下这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而去。生命总该有个尽头。他为这只老岩羊祈祷,然后,割下这只老岩羊的首级,将长进后臀皮肉里的角尖拔出,面朝东方搁好羊头,依然保持着它曾经的尊严。他把老岩羊的躯体肢解后放在大圆石上,用枯草揩净手和折扣刀,上马离去。

    这时候,他看见天空中开始有秃鹫盘旋,有几只乌鸦和喜鹊捷足先登,落在大圆石上开始争食老岩羊的肉。一个艰难的生命终于终结。

    下山的时候,他的心情多少有些缓和了过来。他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

    (选自2017年9月22日《光明日报》 )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一头岩羊卧在山脊的一块大圆石上,一动不动,奇特的景象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用一大段文字介绍了现在山上野物旁若无人的种种表现,展现了山区生态保护的成果,同时也交代了老岩羊生存的环境。

    C.“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这句话是“他”对老岩羊顽强生命意志的咏叹,“不老”指的正是老岩羊的精神内涵。

    D.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了一次巡山的经历,“巡山”作为“他”刻意保留下来的一个习惯,反映了他对这片大山的眷恋热爱。

    2.小说结尾写道,“他自己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请结合作品说说“他”可能领悟到了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 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羨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由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节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和人一样有品格,品的髙低不仅在于“充实而有光辉”,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B.文艺工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漏痕迹。

    C.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偭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D.只要对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有需要,文学作家总是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作者用对比论述艺术品格的高低,并指出其根本在于作者的创作态度。

    B.文中举“大家闺秀”“小家娼妇”之例分别论证艺术品的品高品低,说服力强。

    C.文章从卖弄辞藻、卖弄学识、卖弄才气等方面批评文艺作者的“卖弄”,条理清晰。

    D.本文论证语言生动形象,论证方式多样,说理深入浅出,增强了阅读兴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文艺作品中,卖弄是作者创作态度的一种体现,卖弄的作品,艺术品位不会很高。

    B.如果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必要,那么,辞藻绚丽夺目也是无可非议的。

    C.有些作家的“雄辩”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引人注目却不招邀人注目。

    D.中国文人在诗中用典故,谈哲理,实则是卖弄学识,就连赛珍珠、吴趼人均不免此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石刻的飞仙

    梁思成

    ①飞仙雕刻亦如佛像,有两大派別:一为摹仿,以印度像为模型:一为创造,综合模仿所得经验,与汉族固有趣味及审美倾向,作新的尝试。

    ②这两种时期距离并不甚远,可见汉族艺术家并未奴隶于摹仿。而印度健陀罗刻像雕纹的影响,只作了汉族艺术家发挥天才的引火线。

    ③洞内外壁画与藻井及佛后背光上,多刻有飞仙,作盘翔飞舞的姿势,窈窕活泼,手中或承日月宝珠,或持乐器,有如基督教艺术中的安琪儿,飞仙的式样虽然甚多,大约可分两种,一种是着印度湿褶的衣裳而露脚的,一种是着短裳曳长裙而不露脚,裙末在脚下缠绕后,复张开飘扬的,两者相较,前者多肥笨而不自然,后者轻灵飘逸,极能表现出乘风羽化的韵致,尤其是那开展的裙裾及肩臂上所披的飘带,生动有力,迎风飞舞,给人以回翔浮荡的印象。

    ④从要考研飞仙的来源方面来观察它们,则我们不能不先以汉代石刻中与飞仙相似的神话人物和印度佛教艺术中的飞仙,两相较比着看。结果极明显的看出云冈的露脚、肥笨、作跳跃状的飞仙,是本着印度的飞仙摹仿出来的无疑,完全与印度飞仙同一趣味。而那后者,长裙飘逸的,有一些并着两腿,望一边曳着腰身,裙末翘起,颇似人鱼,与汉刻中鱼尾托云的神话人物,则又显然同一根源。后者这种屈一膝作猛进姿势的,加以更飘散的裙裾,多脱去人鱼形状,更进一步,成为最生动灵敏的飞仙,我们疑心它们在云冈飞仙雕刻程序中,必为最后最成熟的作品。

    ⑤天龙山石窟飞仙中之佳丽者,则是本着云冈这种长裙飞舞的,但更增富其衣褶,如腰部的散褶及裤带。肩上织带,在天龙山的,亦更加曲折回绕,而飞翔姿势,亦愈柔和浪漫。每个飞仙加上衣带彩云,在布置上,常有成一圆形图案者。

    ⑥曳长裙而不露脚的飞仙,在印度西域佛教艺术中俱无其例,殆亦可注意之点。且此种飞仙的服装,与唐代陶俑美人甚似,疑是直接写真当时女性服装。

    ⑦飞仙两臂的屈伸,颇多姿态,手中所持乐器亦颇多种类,计所见有如下各件:

    状,以带系于项上,腰鼓,笛笙,昆琶,筝,类外国harp)但无钹。其他则常有持日、月、宝珠及散花者。

    ⑧总之飞仙的容貌仪态亦如佛像,有带浓重的异国色彩者,有后期表现中国神情美感者。前者身躯肥胖,权衡短促,服装简单,上身几全袒露,下裳则作印度式短裙,缠结于两腿间,粗陋丑俗。后者体态修长,风致娴雅,短衣长裙,衣褶简而有韵,肩带长而回绕,飘忽自如,的确能达到超尘的理想。

    (选自《佛像的历史》  有刪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A.飞仙的容貌仪态的来源之一为印度像,印度健陀罗刻像雕纹便是汉代中华民族雕刻飞仙石像的模仿对象。

    B.飞仙的容貌仪态类同佛像,有浓重的异国色彩。不同的是飞仙多手持乐器、乐器种类众多,形成多种造型姿态。

    C.根据文章可推断出,与云冈石窟飞仙相比,天龙山石窟飞仙中佳丽者的成形时间更晚,所带的异国色彩也更淡。

    D.本文旨在介绍云冈石窟的飞仙造像特点、造型来源,提及印度像、天龙山石窟像是为了突出云冈飞仙造型独特罕见。

    2.阅读以上材料后,你对艺术家的创造工作有了哪些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教育部为办公厅发布《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的通知,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语文背诵篇目58篇,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语文背诵篇目为64篇。

    对此,有人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背诵意义重大;有人认为,背诵篇目这么多,高考只考几分,性价比不高;也有人质疑,都什么年代了,还需要背诵课文吗?还有人有其他看法……

    以上材料,给你哪些启发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其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