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A. 钢铁         B. 煤炭         C. 草场       D. 汽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某一封闭区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取决于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2.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C.追求更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图“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下列各题。

    1.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的年份是

    A.2012年          B.2010年

    C.1995年          D.1990年

    2.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生率趋于回升   ②老龄化程度降低

    ③死亡率趋于上升   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季节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诗云:“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上题所述的分异规律,其分异基础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热量和水分

    3.以下地形能明显体现材料所述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平原        B.盆地内部

    C.高原边缘     D.低矮丘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与图中各箭头代表的字母,按其内在联系说法正确的是

    A.A可以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

    B.B可以表示不同湿度带生长的植物不同

    C.C可以表示水流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D可以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

    2.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使河流上、中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

    C.河流上、中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上、中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有“山河纵列,相间分布,山高谷深”的地形特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横断山区易发生的地质地貌灾害是

    A.地震和滑坡                   B.暴雨和洪涝

    C.滑坡和火灾                   D.雪灾和泥石流

    2.横断山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主要是

    A.太阳能         B.核能         C.石油           D.水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全球变暖的 “温室气体” 主要是

    A.臭氧         B.二氧化碳

    C.甲烷         D.氟氯烃化合物

    2.关于全球变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能会加剧某些自然灾害           B.可能会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C.对农业的影响不大               D.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具有较大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修路的成本较高           B.平原地区交通线一般呈线状

    C.山区地区修路的成本较低           D.山区公路大多呈“之”字形分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D.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值出现在图中的哪个阶段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关于阶段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高-低-高模式               B.世代更替慢,人口增长慢

    C.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经常面临劳动力不足状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丙类国家目前的人口问题和对策,正确的说法是

    A.丙国人口主要问题是死亡率太低

    B.丙国主要问题是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

    C.丙国应鼓励生育或接纳外来移民

    D.丙国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2.近年来,丙国家的人口死亡率较高,原因可是

    A.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环境剧烈恶化           D.战乱频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人口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来描述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情况

    B. 反映近一百年人口猛增的现象

    C. 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达到100亿

    D. 爆炸式增长会长时间持续下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人口容量的特点不包括

    A.警戒性        B.临界性

    C.相对性        D.区域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由于人口较少,所以不存在环境问题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③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交通和通信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乡村到城市                     B.城市到乡村

    C.乡村到乡村                     D.城市到城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我国“十一长假”,有大批国内游客外出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13分)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示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形,这种形状的人口增长被称为___________。

    ⑵工业社会以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是       人口增长模式和       人口增长模式。产业革命后,欧洲国家开始进入_____   _____人口增长模式。

    ⑶随着        的发展,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了         人口增长模式。

    ⑷(4分)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表现出的两大特点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⑸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         型向         型过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     

    ⑵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人口最多的是       ,主要原因是      。(2分)

    ⑶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低,其原因是       。(2分)

    ⑷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一般呈

    (正/负)相关的关系;(2分)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        (正/负)相关的关系。(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6分)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A1是中国,B1是美国,则A1 → B1 为_______   迁移。

    ⑵若A1是江苏,B1是上海,则A1 → B1 为________  迁移。

    ⑶若C1为农村,A2为城市,则C1 → A2 为_____ _______迁移,这也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分)

    ⑷图中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______  ___、____    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9分)读下面“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因素表示      ,它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2分)

    ⑵图中B因素表示       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2分)

    ⑶图中的C因素表示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⑷图中D表示            。(2分)

    ⑸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变化/稳定)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