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4 题
  1. 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之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决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 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B. 限制原告的权利

    C. 强调原告被告平等   D. 维护被告的利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在世界上极力鼓吹“日本模式”,强调文化建设和民族自豪感。其主要意图是

    A. 摆脱美国控制   B. 弘扬日本传统文化   C. 发展国民经济   D.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牌等,均无权参加。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A. 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

    B. 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

    C. 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D. 具有严格的参考标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开始于隋唐时期

    B.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发展

    C.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分配

    D. 它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

    A.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   B. 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C. 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   D. 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谈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时说:“由于中国教育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儒家思想,统治阶级的头脑中充斥了各种伦理道德、忠孝观念和对礼仪的重视。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这表明科举制度

    A. 有助于选贤任能   B. 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C.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D. 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啦,却不得不取消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

    A. 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 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

    C. 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 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而内阁从此“名存而已”。又说,入直军机处者皆“重臣”,遴选范围自侍郎、尚书、大学士以至亲王。这说明

    A. 军机大臣品级在不断提高

    B. 军机处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C. 内阁职权全面移交军机处

    D. 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唐代诗人杜牧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草市”的出现

    A. 突破了政府对商品交易地点的限制   B. 促进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C. 改变了城市中原有的坊与市的布局   D. 促使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

    A. 西欧商业经营方式的发生转变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D.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学者根据估算,按1960年的美元计算,175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为1550亿美元,其中1200亿美元或者77%的产值出自亚洲,350亿美元产值出自整个“西方”。这反映出

    A. 亚洲是当时世界经济中心   B. 地理大发现推动亚洲崛起

    C. 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展缓慢   D. 亚洲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62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专利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垄断法》。这部法律规定了发明专利的主体、客体、取得专利的条件、专利的有效期限以及宣告专利权失效的条件,体现了现代专利法的基本内容。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保障了该法的通过

    B. 该法律对技术发明起到了激励作用

    C. 该法律主要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D. 该法律不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费城制宪会议上存在着尖锐分歧,各州权利斗争频繁,但代表们相互妥协最终促使美国1787宪法的出台,而宪法所设计的制度也体现了对抗利益间的妥协精神。这主要体现在

    ①国会实现两院制          ②《独立宣言》精神遭否定

    ③奴隶以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   ④实行两党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对于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这意在说明德国体制

    A. 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   B. 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C. 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 有利于内部改造的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 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 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 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17年有人说“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但十月革命发生时布尔什维克党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关键在于布尔什维克党提出

    A. 推翻沙皇统治   B. 建设社会主义

    C. “和平”和“土地”的口号   D. “不劳动者不得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剑桥史》中这样记述:“1842年,《南京条约》取消了只准在广州进行中外资易和由广州特许的公行垄断商来进行中外贸易的限制,从而开始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这是因为《南京条约》的签订(   )

    A. 开创了五个口岸通商的局面   B. 强化了清政府对外商的控制

    C. 建立了中外通商的平等机制   D. 是清朝维护国家主权的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蔡锷在《军国民篇》中谈道:“甲午一役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此处北方诸省之乱是指(    )

    A.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

    A. 结束了被奴役的历史   B. 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

    C. 建立了一个民主共和国   D.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42--1943年7月,宋美龄的访美之行加速了美国政府对华的援助,包括物资援助、捐款等;1943年底,美国国会决定废除实施了61年的排华法案。宋美龄的访美成功主要是基于(   )

    A. 中国参与太平洋战争   B.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

    C. 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   D. 法西斯势力的崩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二战即将结束之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这次战争(指二战)和过去不同了:无论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二战确立了美苏对峙的国际格局   B. 意识形态成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C. 苏联企图建立帝国维护国家安全   D. 苏联应为冷战的出现负主要责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至1959年,美国陆续在海外64个国家设立了158个图书馆和文化中心。1964年,美国图书输出量首次超过了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输出图书最多的国家。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与英国进行文化的较量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对苏联进行文化反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有学者绘制成下图所示,其所代表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A.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B. 美国主导,多极格局形成

    C. 冷战结束,美国独霸局面形成

    D. 多极合作,联合遏制美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直接会面。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一重大行动反映了

    A. “一国两制”得到全体台湾同胞认可   B. “一国两制”是两岸的共同追求

    C. 海峡两岸存在的敌对关系全面消除   D. 和平统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期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材料二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材料一中的外国学者认为宋代已出现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请根据材料一来说明该观点。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

    我国经济在古代已经孕育了近代因素,后来却落后于世界潮流,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初的统治者在法制方面,处处以过去的亡朝为鉴,形成了自己的法制指导思想。唐太宗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是因为“恣其奢淫,好行刑罚”。魏征说过这样一句话,集中体现了古代的法制思想,他说:“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安敢不企即乎?”这一思想触入了唐律,《唐律疏议》首篇便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对唐以后封建王朝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被东亚其他国家所接受。

    ——摘编自王立民《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立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书名取自罗马帝国派盛时期盖尤斯(Gaius)等法学家的同名著作。书中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但《法学阶梯》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其命运又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

    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西方在法制思想上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前两部法律的命运为何不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同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如果新中国在台湾海峡扩大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

    ——根据“人民解放军战史”整理

    材料二1955年是世界历史上的另一个转折点。新解放的非洲和亚洲人民召开了万隆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此后不久,美苏决定不再限制联合国接受新会员国,这项决定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两大战胜国在原则上仇视欧洲殖民帝国。苏联的意识形态提倡人民解放。美国支持非殖民化,因为它本身就是非殖民化的最早期结果。除了这个感情原因外,美国还想乘欧洲之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欧洲帝国的结束》

    材料三1955年5月5日起,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东欧成员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并终于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