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运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胡锦涛近日对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设法抢救被困人员。

    B. 国庆60年盛典引来海外网民的广泛关注,他们在国外多家网站上留言,对庆典的成功举办表示由衷敬佩。

    C.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取得了重大的一批自主创新成果。

    D. 中国财政部日前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并愿与东盟及日韩共同促进亚洲繁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坤(qián)      鼓(pí)     舟(piān)   水(lǜ)     霓裳(nícháng)

    B.珍(xiū)       篌(kōng)   下(gāi)    鼎(chēng)  潺湲(chán yuán)

    C. 绸缪(chóu móu)  玉(diàn)   捣衣(zhān) 尘(qiān)   然(hōng)

    D. 马(róng)      寒宵(qí)   然(chuàng) 欢(nüè)    川(wǎn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云中谁寄绵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D.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唐玄宗重色误国,引来众人的贻笑大方

    B.走进这个新开发的景区,只见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蔚为壮观。

    C.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本可在“逗秋雨”处忽然戛然而止,可他还还展开想象写了下去。

    D.反学,就是把别人的毛病当做反面教材,而引以为戒,勿蹈覆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王维的五律《观猎》描写了将军的一次狩猎活动,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请依照律诗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

    ①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②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③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④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楚辞》、《乐府》诗、《古诗十九首》、汉魏文人创作的诗,都属于古体诗,唐朝以后的诗属于近体诗。

    B.王维、杜甫、白居易、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分别著有《王右丞集》、《杜少陵集》、《白氏长庆集》、《漱玉词》、《剑南诗稿》、《稼轩长短句》。

    C.词是宋代形成的一种韵文文体,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词一般有词牌、词题,词牌规定词的格式(字数、句式、平仄、押韵等),词题说明词的内容。词的风格有婉约、豪放两种。

    D.《春江花月夜》作者是张若虚,“吴中四士”之一。这首诗被鲁迅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1)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湘夫人》)

    (2 ) 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书愤》)

    (3)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山歌》)

    (4)青冥浩荡不见底,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6)昆山玉碎凤凰叫,。(《李凭箜篌引》)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8)岁寒,________。(《论语·子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  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分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指  喻  (明)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如粟,君疑之,以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疮痏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于时,则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选自《逊志斋集》)

    【注】①剟(duō):砍,割。②膂:脊梁骨。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色渥然              渥然:红润的样子。

    B.以人                示:告诉。

    C.而以善药            傅:同“敷”。

    D.岂疮痏之于指乎      特: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今疾成             彼奚适哉

    B.终为大患           是以就极刑无愠色

    C. 而寓不可见之初     日与北骑相出没长淮间

    D. 宜以拇病为戒       使子路反见之。至,行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层次清晰,构思谨严。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阐发道理,叙事贵在简练而又生动,哲理则富有警策,有独到之见。同时两者间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B.本文取譬设喻,借喻立论。文章从友人手指生疹一事,阐明“防微杜渐”的道理:天下之事,常发生在至微之处,因为忽略轻视,终成大患。

    C.本文不以文采词藻炫耀,不发空泛的议论,而是从实际出发,同时又有因小见大的深度发掘。从小事发端,深意在于治国,文意深远。

    D.本文含有针砭时弊的意味。国家处在“疲敝之余”,官吏又“戕摩剥削”,更加速了小患的发展,这样的问题只能是“幸其未发”。对于这一切,作者把针对的矛头直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

    (2)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阅读下面的《庄子》选段,回答问题。

    拊马不时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爱马的人失其所爱,是因为他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爱马。

    B. 老虎与人不同类却向饲养人摇尾乞怜,原因就是养老虎的人总是用整只的活物喂养老虎,使老虎得到满足。

    C. 办事要从实际出发,顺应自然,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D. 爱应有恰当方法,否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2)文段中提到“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2 题
  1.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探春发起诗社,王熙凤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绛洞花主……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红楼梦》)

    B. 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三国演义》)

    C.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堂吉诃德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他用长枪向羊群乱刺,却被羊群撞倒在地。等到牧羊人走后,桑丘才把他扶了起来。堂吉 诃德对他说,自己被魔法师作弄了。魔法师由于妒忌他胜利,便把敌对的两军变成两群羊。(《堂·吉诃德》)

    D.巴黎的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中有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爱斯梅拉达就住在这个区域。(《巴黎圣母院》)

    E.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看戏时起了冲突,梅的母亲就拿拒婚来报复。不久梅出嫁。不到一年便离婚回到了娘家。军阀外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旧情。在矛盾痛苦中,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简答题。(任选一题)(4分)

    (1)简述《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特点。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3题。

    拾叶者言      李国文

    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作者在“拾叶”中都获得了哪些乐趣?请加以简要概括。

    2.文章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

    3.作者从“拾叶”中都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运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四句话,找出加点词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杰富瑞(注:一家美国投资银行),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鲇鱼!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够避开全球化的浪潮吗?

    ②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而在这个“船舱”中放进几条生气勃勃的“鲇鱼”,便能打破沉闷,增强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③在中国当今的金融格局中,中资银行无疑是沙丁鱼,而外资银行肯定是一条鲇鱼……

    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各种诱惑,你不但要动心,更要动脑。否则,你就会变成一条贪心的“鲇鱼”,一个“拳头”也会轻易地把你钓起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章《剃光头发微》中引用了一副对联:“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联语对仗工稳,造意豪迈,用于理发师,妙不可言。请把下面的关于书店和眼镜店的对联补充完整。

    书  店:藏古今学术,________。

    眼镜店:________,照澈大乾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李白的《将进酒》,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800字。

    【附】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