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选择填充题 1 题,多选题 1 题,填空题 4 题,推断题 1 题,简答题 5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 CH4H2CO   B. CH4CO H2

    C. CO CH4H2   D. H2CH4C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 5.6g  该混合物中加入 1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m。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若混合物为 Fe、Cu、m 一定小于 0.2g

    B. 若混合物为 Fe、Al、m 可能是 0.2g

    C. 若混合物为 Fe、Cu,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 7.3%

    D. 若混合物为 Fe、Al,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7.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水能发电   C. 冰雪融化   D. 铜片抽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画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属于淀粉类食品的是

    A.米饭        B.鸡蛋        C.黄瓜       D.菜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氯酸钾   B. 空气   C. 液氧   D. 二氧化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废水”。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硬水和软水   B.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后再排放   D. 海洋有自净能力,所以不存在海水污染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根据实验规范,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 ①③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C. ①③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D. 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 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C. 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用作气体化肥 

    D.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炼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 CO、CO2   B. H2、CO   C. H2、CH4、CO   D. CH4、CO、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

    ①都易溶于水      

    ②都可以灭火        

    ③通常情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④都能与石灰水反应      

    ⑤都是无色气体    

    ⑥都有三态变化.

    A. ③⑤⑥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1 题
  1. 中考复习阶段,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常见物质的鉴别

    B. 环境保护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纯碱和食盐——滴加白醋观察有无气泡放出

    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白色污染——指白色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温室效应——对生存环境无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内蛋白质有影响

    C. 化学与生活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汽油去油污与洗涤剂去油污—原理相同

    蛋白质与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合金与纯金属——硬度相同

    构成物质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陶瓷、玻璃、塑料三类物质——都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H2、C、CO2——三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以下方式清洗试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稀硫酸清洗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B. 内壁不易洗掉的物质用试管刷猛力刷洗

    C. 用稀盐酸清洗久盛石灰水留下的白膜

    D. 用NaOH清洗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们常通过对比实验来获得信息。根据下图所示三个对比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这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2)实验B中,通过试管b和试管__________内现象的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

    (3)实验C中,试管__________内剩余的Ca(OH)2粉末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了探索宇宙奥秘,航天员必须穿着特殊材料、特殊工艺、特殊技术加工的航天服进行太空飞行,甚至出舱活动。

    (1)保暖层选用保暖性好、热阻大、柔软、重量轻的材料,如合成纤维絮片、羊毛灯。鉴别二者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航天服中还有废气处理系统。先让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盒子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变化;再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若按甲、乙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增的规律,完成上图所示的“旅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其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碳酸钙,写出路线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图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若其中乙为水,则甲为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5 题
  1.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2)小明购买了一件针织衫,看到吊牌上有“成分:羊毛82.6%  棉9.3%  涤纶8.1%”的内容。为简单地证明其中含有羊毛,可抽取针织衫上的一些线头进行灼烧。若灼烧时闻到________________的气味,则证明其中含有羊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今年 4 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流动大面积蔓延。根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 SO2, SO2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SO2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SO2 +2H2O+O2 ==2H2SO4,试计算 16 千克的 SO2完全反应生成硫酸多少千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木块上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开口的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然后用导管(先伸至石灰水后提到木块表面)向钟罩内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①和②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天然气已经输送到千家万户,写出其燃烧的方程式。

    (2)用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使紫色使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原因。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以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图所示:

    (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  , 原因是________。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  , 原因是________。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  , 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氯化钙粉末、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硫酸钙微溶于水,易在碳酸钙表面形成一层隔膜。

    【提出问题】上述的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小红认为可选用稀硫酸、氯化钙反应制得CO2,小江认为不可能,小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经过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1)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结论

    A

    剧烈反应,急速放出大量气泡

    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宜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

    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随后反应几乎停止

    无法持续产生CO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C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速率适中,气体便于收集

    (2)根据探究结论,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室不能用实验B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_________。

    (2)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__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54

    3.08

    4.4

    m

    ①哪几项反应中盐酸有剩余_____________;②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