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五月流血周”

    C.俄国二月革命             D.苏联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每年的6月3日就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的关系(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太平天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梁启超曾经感慨:“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甲午战败后被迫割让的领土是(     )

    A.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B.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C.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段话主张提倡的是 (    )

    A.民主        B.科学      C.新道德     D.新文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下面图示中空白的方框应填写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

    A.转战陕北,粉碎重点进攻

    B.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

    C.攻占锦州,形成关门打狗态势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见下图),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过程艰难而曲折。导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

    B.受到本国势力的压迫与束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按记录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有自己时,我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党的十八大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力争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指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这反映了(    )

    ①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③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④期盼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运动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图示能够准确全面表述下列各事件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

    ①启蒙运动   ②法国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发生在19世纪60--70年代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  (    )

    ①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美国内战   ③巴黎公社     ④洋务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 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运用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世界大战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世界大战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下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西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欧洲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

    A.《巴黎和约》、多极化趋势      B.《九国公约》、全球化趋势

    C.《慕尼黑协定》、全球化趋势     D.《九国公约》、多极化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5分)文物承载并见证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观察以下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两件文物分别诞生在什么文明区域?(2分)

    (2)图一文物上刻有钟鼎文,图二文物上刻的是何种文字?(1分)

    (3)除了图片所示的文物外,我们在学习中还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7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近现代,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1)材料一中“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1分)

    (2)图一中的两位人物领导了哪次运动?(1分)

    (3)以图二杂志为宣传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4)材料三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16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材料四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5)该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哪一思想的诞生?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哪一次革命运动第一次将此理想变成了现实?   (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温家宝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使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6分)

    (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丧失了尊严。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哪些战争使中国人丧失了尊严?(1分)(答出1次即可)

    (2)为了尊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实现独立自主、中华民族真正有尊严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3分)

    (3)新中国成立后不断结合农村实际调整政策。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保障农民经济上富裕、活得更有尊严的农村经济政策有哪些?(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材料三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四   

    材料五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请谈谈材料一中《宅地法》的颁布对美国林肯政府及南北战争局势的影响。(1分)(注意是两个角度)

    (2)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主要得益于1921年苏俄的哪一经济政策?(1分)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发展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是什么?(1分)

    (4)材料四图片反映了苏联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怎样的失误?(1分)

    (5)材料五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1分)

    (6)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应如何发展国民经济。(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2013年,习近平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我们主张,……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

    请回答:

    (1)“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世界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挑战是什么?最终各国又是如何合作应对的?(2分)

    (2)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例子不胜枚举。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什么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它的成立与哪次会议有关?为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上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3分)

    (3)你认为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