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小李是重庆西部的农民,在杭州打工,2008年春节前坐火车沿最近线路回家过年。据此回答1--3题。

    1.图1的四个省区中,小李回重庆不会经过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小李在沿途的见闻正确的是

    A.看见成群的羚羊在快速奔跑              B.看见许多人在河面上溜冰

    C.听乘客说要经过著名锡矿产地            D.看见山坡裸露的土壤多呈红色

    3.回家后,小李对家人说“估计食用油要涨价",你认为他是在途中看见何种农作物受灾,才说出此话的?

    A.花生            B.油菜            C.芝麻           D.大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土壤贫瘠、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4--6题。

    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

    3.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亚马孙流域大开发的三大措施是采矿、商业性伐木和迁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某河谷盆地与某山顶降水的日变化图,回答7--8题。

    1.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

    A、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

    B、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

    C、河谷盆地夜雨多

    D、山顶昼雨多

    2.有关图中阴影区叙述正确的是

    A、其形成与地形闭塞,水汽易扩散有关

    B、其形成与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有关

    C、其形成与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有关

    D、其降水类型主要为地形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1题。

    1.如果造成甲地和乙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低,则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A.666米        B.1000米          C.1334米          D.1668米

    2.丙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                         B.距冬季风源地远

    C.受高原、山地的阻挡               D.受海洋暖湿气团控制

    3.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地形平坦        C.土层深厚          D.水源丰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钓鱼岛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列岛,是由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的,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位于东经123º~1240.34′、北纬250.40′~260,距我国台湾基隆102海里,距日本那霸230海里,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藏石油。据此回答12--13题。

    1.据其地理位置推断,关于钓鱼岛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受海洋影响强,终年高温多雨       D、受副高控制,终年干旱少雨

    2.钓鱼岛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原因是:

    ①位于沿海大陆架,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离大陆近,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扰动

    ④位于热带地区,表层和底层海水季节交换显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世界四个地区的湖泊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湖泊,回答14--16题。

    1.四个湖泊与其成因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甲——火口湖     B.乙——冰蚀湖      C.丙——堰塞湖     D.丁——河成湖

    2.下列关于甲湖泊和与其相连的河流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夏季时①河段的水可能流入甲湖泊   B.当地夏季时②河段的水可能流入甲湖泊

    C.当地冬季时甲湖泊的水可能流入①河段   D.当地冬季时甲湖泊的水可能流人③河段

    3.关于乙湖泊所在附近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和玉米           B.有该国著名宇航研究中心

    C.其工业是以传统工业为主           D.乙湖西南岸有著名汽车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走向图,回答17--20题

    1.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A.甲   乙     B.乙  丁          C. 甲   丙           D. 丙   丁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有重要的商品基地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③地为江南丘陵                 D.④地是重要的畜牧区

    3.有关图中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⑤两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干旱

    B. ②⑥两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是气候

    C. ③⑦两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在地形和气候上是不相似的

    D.④⑧两地区生产差异表现在④为种植业、⑧为畜牧业

    4.下图图序与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A、Ⅰ--⑥     B、Ⅱ--⑦    C、Ⅲ--⑧      D、Ⅳ--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21--22题。   

    1.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香港郊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23--24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

    ①泥炭地     ② 海岸带    ③河流        ④大陆架      ⑤人工水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A.气温变高,湿度变大           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

    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气象部门通常采用候温划分四季(五天为一候)。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 00C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0C之间为春秋季。下表为昆明、武汉、福州和重庆4个城市的四李统计表。读表回答25题。

    我国部分城市四季持续期及始日表

    城市

    始日

    日数

    始日

    日数

    始日

    日数

    始日

    日数

    2月20日

    75

    5月6日

    145

    9月28日

    6 5

    12月2日

    80

    1月3 1日

    310

    1 2月7日

    55

    3月1 7日

    60

    5月1 6日

    135

    9月28日

    60

    11月27日

    110

    2月10日

    85

    5月6日

    165

    1 O月18日

    1 10

    2月5日

    5

    1.表中数码代表福州的是

    A.①               B.②             C 、 ③           D.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30°N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1)简述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乙、丙两三角洲与甲三角洲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均是本国重要的农业区,按要求填表。

    相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相同的经济作物

    主要的粮食作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列举三种图示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

    (2)abc三条等年降水量线间的大小关系如何(用>、<或=符号)表示?为什么?

    (3)丙处腾格里沙漠为流动沙漠,可采取何种措施防止附近铁路被沙漠覆盖?

    (4)乙所在的狭长地形区是________,有人建议将图中河流水引来此处灌溉,此方案虽有不少好处,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你认为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 “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仓山脉”的是__        __;图中C河是指__           _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分别写出A河入海口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B河流经的四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从上游到下游)。

    A河:__                                                      ___

    B河:_                                                      ____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

    原因:

    举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以下设想:(10分)

    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地区

    降水时间分布

    年降水量(mm)

    年平均气温(℃)

    年溶蚀率(毫米/年)

    广西中部

    相对均匀

    1500—2000

    20—22

    0.12—0.3

    湖北三峡

    中等

    1000—1200

    12—15

    0.06

    河北西北部

    集中

    400—600

    6—8

    0.02—0.3

    (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2)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

    (3)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

    (4)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

    (5)该类地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地区是____,简要分析该区地形地貌特征的成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