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印度洋海啸所带来的灾难让世人震惊,但这场灾难中也发生了一些幸运的事情:当人们在灾难面前惊恐万分的时候,有一些人则利用现代手段死里逃生。据斯里兰卡海啸救援机构人员称,36名英国游客被困在斯里兰卡南部海滨的希克杜沃海滩,其中一名游客的手机发出求救信号,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的地点。海啸救援中心负责人表示,海啸发生后,当地的所有电话公司加入到营救行动中,他们通过跟踪手机信号发现手机用户的地点。这是斯里兰卡首次在救援中利用高技术手段并获得成功。此外,摩根士丹利公司香港总部的35名员工也依靠国际漫游手机,最后成功获救。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提到的这些发出求救信号,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手机具有的特殊功能是(    )

    A.彩信         B.GPS定位         C.求救           D.拍照

    2.在救援中应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可以帮助救援者(    )

    ①快速确定位置 ②快速赶到并实施救援 ③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④消除灾害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红色荒漠是由于水蚀作用形成     B.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C.荒漠化都是自然原因形成                 D.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请据此完成4~5题。

    1.这种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2.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的结果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6~8题。

    1.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      )

    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    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变暖                       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2.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

    3.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B、 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 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

    B、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

    C、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

    D、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状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东部地带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我国的热带区域全部在该地带

    ② 我国沿海的开放城市全部在该地带

    ③ 直接濒临海洋的省、市、区全部在该地带

    ④ 东部地带各省、市、区全部位于东部季风区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企业中,对水源和大气都可能产生严重污染的是(     )

    A、炼油厂        B、造纸厂         C、水电厂         D、水泥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13~14 题。

    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匾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2.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 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 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别。其中,秦岭一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一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一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

    C.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3S技术最早都应用于军事工业。近些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大步走出象牙塔。迅速推广到众多的社会部门。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回答18—20题:

    1.“遥感”,就象传说中的“千里眼”所具有的神奇功能。下列有关遥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遥感感知地物时不直接接触地物

    B.遥感技术是遥感信息接收与应用的过程

    C.遥感获取的信息是电磁波信息

    D.遥感无法感知地面不反射和辐射电磁波的物体

    2.下列课题中,主要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      )

    ①近50年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②近20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③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④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美国为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出台的耕地保护政策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限耕、休耕、轮作    C.禁止开垦湿地  D.农产品价格补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省区分别是(      )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a

    2424

    15

    575

    b

    1567

    423

    182

    A内蒙古  江苏     B浙江  黑龙江      C湖北 甘肃      D河南 新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右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回答22-23题

    1.与黄河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的优势条件(     )

    A.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  C.水资源丰富   D.太阳辐射强

    2.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水地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治理         D.河流的综合治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    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

    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          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表现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B、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C、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城镇数量猛增   D、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伴随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农副产品不足    B.水资源不足    C.资金不足    D.发展空间不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防洪                     B.发电,提高水质

    C.土地合理利用           D.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湿地的特点是(     )

    ①类型多样          ②分布广泛     ③数量很少          ④均为自然湿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森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湿地与森林相比独有的功能是(     )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水库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调节长江径流       ② 调节当地气候     ③航运       ④养殖     ⑤ 观光旅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图1是我国部分能源调配线路图,读图回答31~33题。

    1.有关“西气东输”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地域分布不均

    ② 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对接,它以新疆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为基础,以黄河三角洲为目标市场

    ③ 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④ 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

    A、①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④

    2.能源调配线路②输送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水电

    3.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表是某乡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一些发展战略后所取得的成就,根据下表完成题34-35题。

    1.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

    A、淡水养殖业         B、林业           C、旅游业           D、食品加工业

    2.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2)下图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E________  F________,理由: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列“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表”,回答有关问题。(7分)   

    表一  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

    表二  某市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表

    (1)该市产业结构有何变化?________

    (2)表一中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说明了该市的________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该市重工业比重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轻工业比重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

    (4)1978年以后,该市重工业比重逐渐下降,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可信的是:(    )

    A该市重工业产值下降导致重工业比重下降

    B、该市轻工业发展的速度较重工业快,导致重工业产值比重相对下降

    C、该市缩减了重工业的工业项目,导致重工业产值比重下降

    D、该市农业比重下降,使农业机械的使用量下降,进而影响重工业的发展

    (5)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从表二中的该市轻重工业的变化情况可以推知,该市人民的生活水平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图2左侧为德国著名工业区,右侧为辽中南工业基地

    材料二:材料一中,左图所示工业区以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基地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为改造和振兴该工业区,该国从6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综合整治,采取了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等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工业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一个煤钢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经济区。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两地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

    (2)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山钢铁企业差不多,但职工不足2万人。这反映了工业区位因素出现了什么变化?

    (3)请借鉴德国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说说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革建议:(至少说出三条建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根据影响农业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下列农业区位安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①A种果树________,理由________

    ②B种小麦________,理由________

    ③C建养鸡场________,理由

    ④D建养牛场________,理由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