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6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3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金属单质一定是还原剂

    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个基本物理量

    B.物质的量是衡量微观粒子数量的物理量

    C.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中所含分子数相同

    D.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质量大小的物理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探月工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开发月球新能源He。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关于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电子数为3 B.3He和4He互为同位素

    C.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1                             D.质量数为3,中子数为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A.Na2CO3溶液          B.稀硝酸                   C.稀硫酸                   D.稀盐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24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32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A.32g·mol-1             B.32                          C.64g·mol-1                               D.6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物质灼烧时,火焰呈紫色的一定含有

    A.钾原子                   B.钾离子                   C.钾元素                   D.钾的化合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应先将试纸浸湿。

    D.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再注缓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A.2LCO和2LCO2                                         B.9g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

    C.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                D.0.2molH2和4.48LHCl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①通入足量Cl2;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③加CCl4振荡;④用分液漏斗分液;⑤过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l-                 B.H+→H2                  C.MnO2→Mn2+          D.Zn→Zn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1mol·L-1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1的NaCl溶液                      B.75mL2mol·L-1NH4Cl溶液

    C.25mL2mol·L-1的KCl溶液                         D.75mL1mol·L-1的FeCl3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容量瓶上标有的是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质量;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所含硫原子的个数之比为5:4                     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A.氯水                      B.碘水                      C.次氯酸溶液            D.碘化钾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物质不能用氯气与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A.KCl                       B.FeCl2                                           C.CuCl2                                          D.AlCl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87克MnO2和含146克氯化氢的浓盐酸共热(不考虑损失),得到Cl2

    A.1mol                 B.小于71克           C.71克~142克                D.大于142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关于次氯酸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                          B.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C.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D.是一种比碳酸酸性强的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4分)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写出相应的原子或离子符号:

     ________   ,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3分)今有九种物质:①铝  ②石墨  ③氯气  ④BaSO4晶体  ⑤纯硫酸  ⑥金刚石  ⑦石灰水  ⑧乙醇  ⑨熔化的KNO (填序号)

    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4分)氢气、甲烷(CH4)、水各1g,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氢原子最多的是________;氢气、甲烷、水各1mol,含分子数是否一样多?(填“是”或“不是)________ ;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6分)实验室也可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的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6分)在新制氯水的各种微粒中,

    (1)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填写,下同)________;

    (2)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________;

    (4)能使红纸褪色的是________;

    (5)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________;

    (6)能使KI溶液变褐色的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3分)已知0.2mol的某气体的质量为16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g/mol,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________L,该气体所含分子数 ________。(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8分)

    Ⅰ.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蒸发结晶  ③蒸馏  ④萃取  ⑤洗气  ⑥加热分解等。请选用合适的方法序号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除去H2中的CO2,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

    (3)为了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获得氯化钾,可先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将得到的滤液

    ________,就可得到氯化钾晶体。

    (4)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__的方法。

    (5)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可用________方法。

    (6)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________方法。

    Ⅱ.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9分)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0.5 mol·L-1的NaOH溶液500mL。实验室提供以下仪器:①100mL烧杯  ②100 mL量筒  ③1000 mL容量瓶  ④500 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和称量:需要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________g;

    (2)实验中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________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4)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_______.后用于________;

    (5)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下列编号)

    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③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步骤A              ④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5)中④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1分)近年来特大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地震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制漂白粉有以下工序:

    (1)海水晒盐。

    (2)粗盐提纯:粗盐中主要含有MgCl2、Na2SO4和FeCl3杂质,设计如下方案:

    ①试剂1~试剂3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淀C含有BaSO4、Mg(OH)2还有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电解法制氯气:观察下图,回答:

    ①通电后,________(填a或b)侧产生氢气。

    ②此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制取漂白粉:将氯气通入消石灰(Ca(OH)2)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实验室加热MnO2和浓盐酸混合物来制取氯气。

    ①   若有8.7克的MnO2被还原,则有________molHCl被氧化。

    ②在下列各装置中,选用必要的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用接口字母按顺序连接为:________。(顺序错误不得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6分)取50.0 mL 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4分)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盐酸和稀硫酸,浓度和体积均为1 mol·L-1 200mL。往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2∶3(同温同压下测定),则加入的铁粉质量为。(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8分)将15.68L(标准状况)的氯气通入70℃.5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了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其氧化产物为次氯酸钠和氯酸钠。若取此溶液25mL,稀释到250mL,再取稀释后的溶液25mL用醋酸酸化后,加入过量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此时只有次氯酸钠氧化碘化钾。用浓度为0.20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测定析出的碘:I2+2Na2S2O3=2NaI+Na2S4O6,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5.0mL。将上述测定后的溶液再用盐酸调至强酸性,此时氯酸钠亦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的碘再用上述硫代硫酸钠测定,又用了30.0mL。

    (1)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次氯酸钠和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2)用一个总化学方程式表示题中氯气通入70℃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3)假设题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在通入氯气前后的变化可忽略不计,请计算通入氯气后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