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4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
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3)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

    (4)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

    (5)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

    (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8)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10)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

    (1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________

    (1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

    (1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

    (14)________,形影相吊。

    (15)臣生当陨首,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节选)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职

    C、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接近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企图

    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逮奉圣朝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臣以供养无主           B、但以刘日薄西山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登东皋以舒啸

    4.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①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②,忽传诏对内东门③,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④,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⑤,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注] ①部勒:部署约束。②归沐:回家休假。③对内东门:到东门商议内务。④周怀政之诛:指周怀政阴谋杀人的事。⑤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在州县里通过祭祀山神为皇上祈求长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②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2分)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②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4 题
  1.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A、曹操行刺董卓未遂,与陈宫逃亡至吕伯奢家。疑心太重的曹操误杀吕家八口人后,为防吕伯奢报复,又杀了吕伯奢。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B、徐州太守陶谦贪财害命,杀了曹操父亲。曹操大怒,兴兵攻打徐州。陶谦自知无力抗拒,考虑到徐州百姓的安危,决定将徐州托付给刘备。三让之后,刘备才领了徐州牧。

    C、有一次曹操领兵作战,当地麦子将熟。为赢得民心,曹操下令,践踏麦田者斩。不料自己的坐骑因饥饿啃食麦子并闯进麦田,手下谋士提醒他应当以身作则,于是曹操割发代首,以示惩戒。

    D、攻打袁术期间,曹军粮食供应不上。曹操让粮官改用小斗分发军粮,后来发现此举引起众怒,士兵们都埋怨说曹操欺骗大家,于是便杀了粮官,借他的头来稳定军心。

    E、关羽走麦城被擒,孙权爱其才,想要劝降。主簿左咸认为,当年曹操得到关羽,又是封侯又是赏赐,关羽依然过关斩将而去,今天如不除之,后患无穷。孙权于是斩了关羽父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填空题(2分)

    汝南许劭素有知人之名,他曾评价曹操,语极精当。他的评价是:“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曹操与蜀军对峙,进兵不得;欲退兵,又恐被人耻笑。犹豫不决的曹操,便以“鸡肋”为夜间口令。聪明的杨修猜出曹操有退兵之意,于是提前收拾行装,被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杀了。其实曹操早有杀杨修之心,试述其中三件事。(1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  梁惠王  上》)

    (1)上面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梁襄王问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认为天下统一才能安定。

    B、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以苗之“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不同态度。

    C、孟子形容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犹水之就下”,无法抗拒。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D、孟子认为没有一个君王不好杀人,概括了战国时广阔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当然,他没有把梁襄王列入嗜杀者之列,因此循循善诱告诫他要礼贤下士,“民归之”,才会“由水之就下”。

    (2)孟子认为“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现代文阅读题(14分)

    高手  (刘学林)

    孔老四十岁当上处长,快六十了还是处长。自觉政绩不错。孔老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惟一的癖好是饭后茶余到街心花园观棋。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时间久了,棋盘上的各种高招绝技、阴谋杀机、圈套陷阱,尽皆谙熟。有时给失利者指点几步,无不反败为胜。于是,会聚在这里的棋迷们都尊他为高手。

    一天晚饭后,孔老摇一把雁翎扇,悠悠然来到街心花园。一群人重重叠叠围成浑厚的一圈,伸长脖子如长颈鹿一般。孔老凑上,目光如锥竟插不进去。他拍拍一小伙子肩膀,问: “谁和谁?”小伙子扭头一看,大喜,松出一口气,说:“这下好了,孔老来了。”众人一听,都如身释重负一般,忙两边让开。孔老趋前,见是本土棋王老钟正和一面生的中年汉子对弈。老钟执红子,中年汉子执绿子。红帅已被兵困皇城,虽不一招即死,却也命在旦夕。故老钟眉头锁紧,目光凝结棋盘;中年汉子坦然自若,左手心玩健身球一样玩着两枚棋子,极熟练。孔老手摇羽扇,观透棋局,从旁支招格斗两三回合,红帅之围遂解。之后又点拔两步,老钟竟然赢了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手中依然玩着两枚棋子,对孔老挑战地一笑,说:“我想向这位老同志请教一局。”“是我多嘴了。”孔老歉意一笑,又谦虚说,“对不起,我向来不下棋。”中年汉子说: “您刚才几步够绝的,怎么说向来不下棋呢?”孔老说:“我是向来不下棋。”中年汉子咄咄逼人:“那就请老先生破例赐教了。”孔老执意谦让,众人早已不平,纷纷怂恿:“孔老,您就和他下一局。”孔老说:“不下不下。”然而众人早已替他摆好棋子,不由分说簇拥他坐在中年汉子对面。“晚辈就先走了。”中年汉子说着已执绿子架起当头炮。孔老迫不得已,只好上马为应。才走几步,已觉局促如辕中驹,继之破绽屡出,先丢一炮,再折一车,不到十分钟,红帅已受靖康之辱。众人还以为孔老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就有人说:“好汉不赢前三局。”可是孔老此时却已面如死灰,汗出如豆,艰难一笑如哭,起身踉跄就走。

    回到家中,孔老很是沮丧。心想:我观那人棋艺并不算高明,我略加指点老钟,老钟便赢了他,可我亲自下场怎么会惨败如此呢?夜不成眠,静卧繁思,忽然大彻大悟,心明如镜。转天毅然写了退休报告。然后离开闹市,搬到市郊上街镇居住。

    依然爱观棋,不论在什么场合见到有人下棋必驻足观之。

    不觉十年,孔老越加出神入化,偶尔给人点拨几步,对方不论是怎样高手,必败无疑。但绝不与人对弈。上街镇的象棋爱好者都把他奉为棋仙。这日,省青年象棋冠军到镇俱乐部辅导象棋,孔老自然前去观看。冠军名叫寇克,年轻有为又虚心好学。寇克和一青年表演赛时,孔老拈须站在青年身后。当青年处于困境时,孔老只说了一步棋就令寇克惊羡佩服之至,忙恭聆尊姓大名。孔老含笑不答,飘然而去。寇克问那青年,青年说大家都称老人棋仙,并不知老人名字。寇克怎肯放过这样好的机遇,打听到孔老住处,备下厚礼,登门请求赐教一局。孔老笑容可掬地一口回绝。寇克不肯罢休,学技心切,长跪不起。孔老无奈,叹一口气说:“你若心诚,三日后再来。”

    好不容易熬过三日,寇克急急登门。大门紧锁,久叩不开。问邻居,说孔老已经搬家。问搬到了何处,邻居摇头一笑,关上房门。寇克怅然痛惜,连说:“异人,异人!”孔老隔窗看寇克走远,拈须而笑。                                            (有删改)

    1.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众人明知孔老只观棋不对弈,却纷纷怂恿孔老应战,固然有为本土争气的因素,有一观孔老棋艺之心,但也暗含有让孔老落败献丑的心理。

    B.孔老输棋众人以为是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孔老却面如死灰、汗出如豆,可见他在心理上受到巨大打击,方寸已乱。

    C.孔老输棋后转天毅然写了退休报告,表明他已心灰意懒,也是对二十年得不到提拔的无声抗议及对现有处境的不满。

    D.孔老输棋后由闹市搬到市郊居住,一方面是避免与对手相见的尴尬,一方面也是为了清修苦练,来日再战以挽回面子。

    E.本文语言精练,以短句为主,叙述简洁,对话含蓄,描写生动;内蕴丰富,主旨深刻,表面写棋事但处处不离人事。

    2.小说结尾说孔老是“异人”,在寇克看来,孔老“异”在何处?(4分)

    3.孔老输棋后“静卧繁思”,进而“大彻大悟”,他悟到些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槑”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you’。

    bt:即“变态”。

    囧: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

    槑: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成或表意上的特点。(2分)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理由。(150字左右)(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