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不定项选择题 1 题,实验题 3 题,简答题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国内首台新型墙壁清洁机器人“蜘蛛侠”是由青岛大学学生自主设计研发的,“蜘蛛侠”利用8只“爪子”上的吸盘吸附在接触面上,通过“爪子”交替伸缩,就能在墙壁和玻璃上自由移动。如图所示,“蜘蛛侠”在竖直玻璃墙面上由A点沿直线匀加速“爬行”到右上方B点,在这一过程中,关于“蜘蛛侠”在竖直面内的受力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在0~t时间内运动的x­t图线和v­t图线,由图可知,在0~t时间内

    A. 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B. 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C. 图甲中时刻,图线的斜率为

    D. x1-x0>t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木板P下端通过光滑铰链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的O点,物体A、B叠放在木板上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现使木板P绕O点缓慢旋转到虚线所示位置,物体A、B仍保持静止,与原位置的情况相比

    A. B对A的支持力减小

    B. A对B的作用力减小

    C. 木板对B的支持力减小

    D. 木板对B的摩擦力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为学员驾驶汽车在水平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俯视示意图。已知质量为60kg的学员在A点位置,质量为70kg的教练员在B点位置,A点的转弯半径为5.0m,B点的转弯半径为4.0m,学员和教练员(均可视为质点)

    A. 运动周期之比为5∶4

    B. 运动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5

    D. 受到的合力大小之比为15∶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某河段两岸平行,越靠近中央水流速度越大。一条小船(可视为质点)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航行,它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沿水流方向及垂直于河岸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则该小船渡河的大致轨迹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不计的轻杆绕水平固定转轴O顺时针匀速转动,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质量m的小球,当小球运动到图中位置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方向可能

    A. 沿F1的方向   B. 沿F2的方向

    C. 沿F3的方向   D. 沿F4的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小球从圆心O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va,将落在圆弧上的a点;若初速度为vb,将落在圆弧上的b点。已知Oa、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

    A.    B.

    C. ·   D.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由此可知

    A. 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 F的大小为21 N

    C. 4 s末F的功率为42 W

    D. 4 s内F的平均功率为42 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太阳系中有一颗半径为R的行星,若在该行星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物体所受的其他力与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相比较可忽略不计。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A. 太阳的密度

    B.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C. 该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

    D. 卫星绕该行星运行的最小周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一轻绳通过无摩擦的小定滑轮O与小球B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小物块A连接,杆两端固定且足够长,物块A由静止从图示位置释放后,先沿杆向上运动.设某时刻物块A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A,小球B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B,轻绳与杆的夹角为θ。则( )

    A. vA=vBcosθ

    B. vB=vAcosθ

    C. 小球B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物块A增加的动能

    D. 当物块A上升到与滑轮等高时,它的机械能最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并作出滑块的图象,其中高度从上升到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以地面为零重力势能面,取,由图象可知(   )

    A.小滑块的质量为

    B.轻弹簧原长为

    C.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

    D.小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最小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不定项选择题 共 1 题
  1.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x1为一曲线,x1~x2为一与横轴平行的直线,x2~x3为一倾斜直线,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在这段位移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x1过程中拉力F逐渐增大

    B. x1~x2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不变

    C. x2~x3过程中拉力F为恒力

    D. 0~x3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中用所挂钩码的重量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    (选填“①”或“②”) 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

    (2)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f=    N;

    (3)(单选)图(b)中,拉力F较大时,a﹣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为避免此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在增加钩码数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将无线力传感器捆绑在小车上,再将细线连在力传感器上,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水平正方形桌面距离地面高度为h,将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桌子边缘上的两点,将小球置于橡皮筋的中点,向左移动距离s,使橡皮筋产生形变,由静止释放后,小球飞离桌面,测得其平抛的水平射程为L。改变橡皮筋的条数,重复实验。

    (1)实验中,小球每次释放的位置应________(填“不同”“相同”或“随意”)。

    (2)取橡皮筋对小球做功W为纵坐标,为了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应选为________横坐标(选L或L2)。若直线与纵轴的截距为b,斜率为k,可求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使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7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在离B距离为x的A点,用水平恒力将质量为m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处后撤去恒力,质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后又正好落回A点,求:

    (1)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2)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所做的功最少?最小功为多少?

    (3)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用力最小?最小力为多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10分)有一个冰上滑木箱的游戏节目,规则是: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箱一段时间后,放手让箱向前滑动,若箱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视为成功;若箱最后未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就视为失败。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AC是长度为L1=7 m的水平冰面,选手们可将木箱放在A点,从A点开始用一恒定不变的水平推力推箱,BC为有效区域。已知BC长度L2=1 m,木箱的质量m=50 kg,木箱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某选手作用在木箱上的水平推力F=200 N,木箱沿AC做直线运动,若木箱可视为质点,g取10 m/s2。那么该选手要想游戏获得成功,试求:

    (1)推力作用在木箱上时的加速度大小;

    (2)推力作用在木箱上的时间满足什么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放有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物块A、B,A离转轴中心的距离为L,A、B间用长为L的细线相连。开始时,A、B与轴心在同一直线上,细线刚好被拉直,A、B与水平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当转台的角速度达到多大时细线上开始出现张力?

    (2)当转台的角速度达到多大时A物块开始滑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A、B两个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已知mA=mB=1 kg,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若在木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木块A由静止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取g=10 m/s2。

    (1)求使木块A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是多少?

    (2)若木块A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直到A、B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1.28 J,则在这个过程中力F对木块做的功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