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解答题 16 题,选择题 10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解答题 共 16 题
  1. 我国古代有许多对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水中月,摘不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等,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疑水浅”是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________的地方,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的像,蜡烛应放在离凸透镜________的地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物体从焦点处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的像越来越________,像到凸透镜距离越来越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可以提高粮食的________,把粮食摊开可以增大粮食的________,这样有利于粮食中水分的________,干燥得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用摄氏度做温度单位时,表示符号为________,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_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凝固图象,其中表示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是________图;表示晶体凝固过程的是________段,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生活中会观察到很多的现象:
    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
    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
    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
    ④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
    ⑤夏天从冰糕上滴落水滴;
    ⑥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⑦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
    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
    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
    这些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其中属于熔化的有________;属于汽化的有________;属于升华的有________.(填编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________进行,蒸腾作用可把植物体内的水以________方式汽化成水蒸气散发到植物体外,由于要________,所以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植物体也不会由于温度太高而受到伤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沙漠地带生长着一种耐干旱植物-仙人掌,仙人掌表面有层蜡质,叶子也进化成了针状.请你从物理的角度说说这种特征对它的生长有什么好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在实验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液体都是酒精.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支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汽化有两种方式,请写出这两种方式,并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同学利用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作成像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凸透镜的放大率(β)
    1 30 20 0.7
    2 24 24 1
    3 18 36 2
    4 15 60 4
    (凸透镜的放大率β=烛焰像的大小/烛焰的大小)
    (1)从表中的数据可看出,当物体向焦点移动时,物距逐渐减小,像的大小逐渐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U、V、β关系是β=______
    (3)照相机放大率的最大值不会超过______.
    (4)使用照相机拍近处物体的特写镜头时,应该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填“伸长”或“缩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______和 ______.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 ______的方法是不行的,首先要 ______.
    (2)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首先液化的是 ______.
    (3)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阅读以下短文后,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液     化
        小明在浴池洗澡,看到天花板上滴下水珠,他突然想:“水蒸气变成水有没有条件?是不是和温度有关?”他先进行了猜想:水蒸气的液化是否与遇到冷的物体有关?然后他进行了以下实验,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用导管把产生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后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
    (1)小明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______.
    (2)上述结论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列举2例.
    例1:______.
    例2:______.
    (3)小明同学在上述研究过程中采取“科学探究”思维程序是a.提出问题;b.______;c.______;d.______;e.分析和论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中A、B所示,则图中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在右图3中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动用了巨型航母、坦克、阿帕奇直升机、精确制导导弹等先进武器.交战期间,巴格达等城市的夜晚常常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给伊拉克生态环境、平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请你根据上述文字提供的信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不同问题.(只要求提出问题,不要求解答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 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透镜可作放大镜
    C.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时,大家都会等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虽然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人的听觉延长了时间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步行前进,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小--李--,快--停--下.”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
    A.和正常时一样
    B.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C.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小--李--,快--停--下”
    D.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下--停--快,--李--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A.27℃
    B.30℃
    C.32℃
    D.3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物体从物距为1.5f处移向3f处,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像( )
    A.先是放大像后是缩小像
    B.先是缩小像后是放大像
    C.逐渐变大
    D.逐渐缩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光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花是正立的,则( )
    A.此时通过透镜观察到的是花放大的实像
    B.此时通过透镜观察到的是花放大的虚像
    C.如果让透镜靠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花的像将变大一些
    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所成花的像有可能是花倒立的实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