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 市   B. 瓦子   C. 勾栏   D. 邸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严惩贪官污吏   B. 提倡节俭   C. 善于纳谏   D. 重视农业生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市舶司   B. 澎湖巡检司   C. 行省   D. 宣政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最近,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二区”的历史功绩。认为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藩镇割据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节度使专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

    A. 青瓷   B. 白瓷   C. 彩瓷   D. 唐=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苏轼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   )

    A. 颜真卿   B. 欧阳询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央视著名栏目《开心辞典》某次活动中,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作了下图中的提示,她所说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往往以付出一定的代价议和,最终被少数民 族所灭,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对宋代文化给以极高赞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 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开拓创新的史学著作,丰富多彩的文学 艺术,确属中国文化之瑰宝。由此观之,宋代(  )

    A. 文武兼备   B. 重文轻武   C. 重武轻文   D. 以文驭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 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 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 地方设置转运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了两句诗“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   )

    A. 秦桧抵抗金军   B. 岳飞抗金   C. 秦桧陷害岳飞   D. 靖康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在下表中的?处最可能填写的内容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其最先发行干何时何地(   )

    A. 北宋   河南   B. 北宋   四川C.南宋   河南   D.南宋   四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汁,其历史功绩是(   )

    A. 统一蒙古   B. 建立元朝   C. 设立行省   D. 打退沙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 秦都咸阳   B. 唐都长安   C. 陪都长安   D. 宋都东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这个地区是(  )

    A. 台湾   B. 海南   C. 新疆   D. 西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 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A. 王位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尽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1)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位诗人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较为全面?该河的开通,在当时有何 重要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这种选官制度的名称。它的创立有何积极影响?该选官制度正式 诞生于哪个朝代?唐朝时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反映的史实都与哪位皇帝有关?他在位期间,隋朝曾经“光芒四射”,最终却短 命而亡,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 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局面】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 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盛 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列举两点)

    【技术创新】

    材料二   两幅图片

    图一   图二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和同一家】

    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641 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 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对外友好】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 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 实写照。”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 经典著作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 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 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这样说过:“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 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图中②是由女真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写出该政权 名称。 (2)材料二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3)通过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出从宋代到元朝我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