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战国时期,他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从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材料中的“他”是(   )

    A. 李冰   B. 李春   C. 伊尹   D. 管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秦国“连横”策略的实施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实行商鞅变法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

    A. 四羊方尊   B. 编钟

    C. 青铜立人像   D. 司母戊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 晋文公称霸

    B. 楚庄王称霸

    C. 勾践称霸

    D. 齐桓公称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

    A. 道家   B. 儒家   C. 兵家   D. 法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班来了一位新学生,他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的姓和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名称相同,这位新同学姓(   )

    A、秦         B、夏

    C、商         D、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相传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以“德”教化人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当仁不让于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 )

    A. 炎黄战蚩尤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春秋争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 山顶洞人   B. 半坡原始居民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元谋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

    A. 尧   B. 黄帝   C. 蚩尤   D. 大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 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 爆发平民大起义   D.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春秋战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出现空前绝后的思想大爆炸局面,影响中国文化五千年的思想.这种学术繁荣局面称为( )

    A. 思想大一统   B. 七雄并立   C. 争霸战争   D. 百家争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   )  ①韩  ②赵  ③楚  ④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 “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兼爱”“非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马陵之战   B. 桂陵之战   C. 牧野之战   D. 长平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古代的思想家中,都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是(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庄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哪一项水利工程 ( )

    A. 灵渠   B. 郑国渠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战国七雄不包括  ( )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夏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表格归纳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 西周、春秋   B. 春秋、战国   C. 东周、战国   D. 西周、东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商汤灭夏   B. 武王伐纣

    C. 大禹治水   D. 黄帝、炎帝大战蚩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2)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

    材料二: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

    材料三: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的 ;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的 。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思辨色彩”?最能体现老子的思想思辨色彩的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法治思想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此思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材料三的横线处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4)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什么局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项目

    主要内容

    政治

    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       特权

    改革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      ,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       ,允许土地      

    鼓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统一       

    军事

    奖励      ,对有军功者授予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变法的时间是哪年?

    (3)将材料二表格中的变法内容补充完整

    (4)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变法影响如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