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壁对物质进出细胞起主要的控制作用

    B.细胞膜上的糖类含量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

    C.细胞功能的差异与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St—P—DI的顺序排列;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这种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

    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也可能发生联会

    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能产生可育子代

    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一种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

    D.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突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突触小泡中只有一个神经递质分子

    B.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小

    C.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D.同一个体不同突触的突触后膜上递质受体种类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C.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D.甲、乙、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

    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是龙眼和芒果两种果树在不同光照强度(其他条件相同且相对恒定)下的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据表可推测

    A.光照强度为0.1时,龙眼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0.3时,芒果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龙眼

    C.光照强度小于0.6时,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的含量

    D.光照强度大于0.7时,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50%的盐酸是为了洗去浮色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分离和提纯细菌,但前者不能用来计数

    C.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

    D.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可观察到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呈长条带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下图甲是某种动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是该动物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等渗溶液)中,一段时间细胞也会胀破,其原因可能是                  

    (2)若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会感到酸痛,这是由于葡萄糖在细胞的[    ](填序号)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结果。

    (3)在图甲表示的细胞结构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图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乙是甲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参与这一过程的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6)根据乙图在方框中绘出形成该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期)的示意图,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大面积种植只含一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2N=18)以后,调查发现,小菜蛾种群对该种甘蓝产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强的抗性。为此研究人员培育了体细胞含有两种外源抗虫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的转基因甘蓝。这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位点存在下图所示的情况(细胞中只有2个抗虫基因)。请回答(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1)检测A基因和B基因在细胞中是否产生相应毒蛋白可采用           技术。

    (2)甘蓝是雌雄同株植物。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甘蓝表现为强抗虫,含一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弱抗虫,没有抗虫基因的植株不抗虫(普通甘蓝)。

    ①体细胞含两个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与普通甘蓝杂交,若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上图      类型,若F1部分表现为弱抗虫,则该转基因甘蓝的两个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上图        类型

    ②可选取上图       类型的转基因甘蓝的花粉培育出单倍体强抗虫转基因甘蓝,利用花粉培养出幼苗的技术属于      育种。

    ③上图甲所示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上图乙所示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上图丙所示类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现为强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3)若甲与丙杂交,F1中弱抗虫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4)下图表示人工远缘杂交培育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可育萝卜-甘蓝植株的示意图:

    图中过程①需要做的处理是              ;图中的受精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个DNA分子,     条脱氧核苷酸链,     对同源染色体,      个萝卜染色体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I.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      

    (2)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         (“有”或“无”)明显变化。

    (3)图中甲细胞的作用是                          

    (4)“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        

    (5)在长跑比赛中,运动员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      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的中枢位于    

    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       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       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不久就萌发了。某研学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            ,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2)该实验能否说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后容易发热,其热量来源于自身细胞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呼吸所释放的能量。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①实验原理: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的相对值可用温度计测量,散热越多,温度上升得越多。

    ②实验材料和器具: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消过毒的温

    度计和棉花,加热煮沸过的烧杯等用具,0.1%的高锰酸钾溶液、酒精灯等。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取刚收获的小麦种子若干,均分成三份,分别做三种处理:一份______________

    放入A瓶中;一份用________________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B瓶中;一份用清水浸泡后直接放入C瓶中。

    第三步:在三个瓶中插入温度计并用棉花把瓶口塞紧,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第四步:将三个瓶放到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说明小麦种子堆中的热量来自种子自身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的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