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非金属氧化物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某种意义将N2O5、SO3、CO2、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CO       B.NO2        C.SO2              D. N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    )

    A.标准状况下,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5.6 g铁与0.1 mol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

    C.铁粉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若产生11.2 L SO2和1 g H2,铁粉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50 mL 12 mol•L-1 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 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室常采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既可节约药品,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装有铜片的孔穴中溶液呈蓝色

    ②装有胆矾的孔穴中固体的颜色变浅

    ③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绿色

    ④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黄色

    ⑤装有蛋清溶液的孔穴中溶液呈黄色

    A.①④B.②③C.①⑤D.②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CaOCl2是由Ca2+、Cl-、ClO-组成的混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Cl2。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aOCl2属于混合物

    B.CaOCl2的水溶液呈碱性

    C.CaO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CaOCl2与硫酸反应转移l mol电子时生成71 gCl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图像表示Al3与AlO2-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实线表示Al3,虚线表示AlO2-,其中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中滴加过量的小苏打溶液:Ca2++OH+HCO3=CaCO3↓+H2O

    B.铵明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C.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2 MnO4+5 H2O2+6H=2Mn2++5O2↑+8H2O

    D.尼泊金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与一定浓度的反应,生成

    ,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实际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6      B.2:15       C.2:3       D.16:2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已知X为中学化学中的一种常见的盐,F为淡黄色固体;M、N为常见的金属,N的最高价氧化物是耐火材料;H为气体单质,D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会出现红棕色。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溶液与F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检验滤液A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 ________。

    (6)若向100 mL盐X的溶液中加入10 g过量金属单质M的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烘干得10.16g固体。则滤液A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 CuSO4·5H2O及纳米材料G,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最佳为_____(填代号)。

    a.KMnO4    b.(NH42S    c.H2O2    d.KSCN

    向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________。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________  ________、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写出制备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    装置回收(填代号)。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溶液,可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取用KMnO4标准溶液应使用________。取A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有机物A、B、C、D、E、F、G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G的分子式为C9H10O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A转化为B:______,C转化为D: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____种:①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且有两个取代基相同;②能够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产生光亮的银镜。其中氢原子共有四种不同环境的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某种固体物质受热发生了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加热后一定有固体残留           B.加热前后固体颜色一定无变化

    C.加热前后固体质量一定有变化         D.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

    E.充分加热后得到的残留固体一定为混合物

    (2)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则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

    (3)如果加热温度高于600℃一段时间后,向所得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固体试样跟盐酸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得现象为________。

    (4)在(3)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填“甲”或“乙”),请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原因 ________。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