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材料阅读 3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向西方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洋人之物,必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世纪后期,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的财政管理模式,采用编制国家预算结算的制度。最早体现这一主张的实践是

    A.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                 B.《资政新篇》的颁布

    C.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                 D.“百日维新”的举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认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军事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陈独秀首倡“民主”、“科学”

    B.孙中山提出“耕者有其田”主张

    C.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以俄为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这句话称赞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没有掘起地底陈土。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为此,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发动“二次革命”   ②提出新三民主义   ③改组国民党   ④发表北上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广州是国民革命的发源地”。1925年的广州见证了

    ①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    ②省港罢工工人的反帝爱国斗争

    ③国民政府建立国民革命军    ④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誓师大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得到爱国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其中之一是,沈钧儒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了

    A.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C.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D.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 中国工农红军    B. 东北抗日联军    C. 新四军          D. 八路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称“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迁驻重庆”。当时的“战况”是

    A.淞沪会战失利,上海失守             B.广州、武汉被日军占领

    C.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             D.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陈诚提出“在抗战第一期间,国军……消耗适度人力,保存我军力。以空间换时间,扩大战场,分散敌军兵力,以求达成提早阻止敌人前进的目的”为此国民政府所组织的会战包括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太原会战        ④枣宜会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右图为人民解放战争中某一战役示意图。下列对这一战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徐州为中心展开

    B.由中原、华东解放军联合作战

    C.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D.它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毛泽东曾经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建国初期在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中开展了

    A.“三反”运动    B.“五反”运动    C.整风运动        D.反右派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项目

    时间

    粮食

    棉花

    原油

    1952年

    163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66亿吨

    44万吨

    1956年

    192亿吨

    1445万吨

    447万吨

    110亿吨

    116万吨

    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A.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C.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右图徽章纪念的历史事件对西藏产生的重大影响,

    不包括

    A.西藏和平解放

    B.废除了剥削制度

    C.消灭了阶级压迫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

    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纪念章

     
    “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

    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

    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问中国,“乒乓外交”轰动世界。在这一年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B. 中美两国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

    C. 中日两国签订邦交正常化协定

    D. 中苏两国关系趋于缓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强调“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其中提出的“政策和办法”是

    ①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②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地的炮击

    ③建议海峡两岸实现通航、通邮和通商

    ④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句话可以适用于评价                                              

    ①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③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

    A.商业危机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经济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6世纪时,控制欧亚之间新航路的欧洲国家是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英才辈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达·芬奇:“欧洲绘画之父”

    B.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C.伽利略:“近代实验科学奠基者” 

    D.马基雅维利:“阐述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第一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哥白尼学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仍然被视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封建神学基础                 B.奠定了近代动力学基础

    C.发现了行星运行规律                 D.奠定近代实验科学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阅读 共 3 题
  1. 回顾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发展历程,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经营面粉业发家,大战期间又创办申新纱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

    1912年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新纺织公司

    材料三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浦东开发区的建设,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右图为上海浦东开发区新貌)

    回答:

    (1)材料一所列举的近代企业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分)

    (2)据材料二,联系当时社会形势,荣氏兄弟企业的发展抓住了哪些历史机遇?(4分)

    (3)开发浦东之前,上海地区的对外开放迈出了哪两大步?浦东开发区的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对比上海地区近现代的发展,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共产党建党近9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共同纲领》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的带领下,已经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回答:

    (1)据材料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权建设有哪些主张和实践?(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两个法律文献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各有什么作用?(8分)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概括这些成就的本质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1929年2月)

    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取得胜利。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回答:

    (1)材料一中两者的分歧主要是什么?产生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重大调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调整的主要原因。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8分)

    (附加题)

    (3)新时期的体制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