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乌兹别克斯坦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卡迈勒丁·伊尚霍贾耶夫说“我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在发挥丝绸之路的作用。”(人民日报2012年6月7日)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推知短剧中的“陛下”和“爱卿”分别是

    A.汉武帝和张骞       B.汉武帝和董仲舒

    C.刘备和诸葛亮       D.秦始皇和李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提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A.都江堰修筑——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B.张骞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北方人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某位医生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立的一种健身术。这位医生是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所示器物,在古代能测定地震方向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汤灭夏  

    ②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墓

    ③佛教的传入

    ④道教的兴起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中,曹操的对手是

    A.袁绍    B.许攸     C.孙刘联军    D.刘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中,晋国将军王溶正在为三国中最后灭亡的亡国之君孙皓松绑。孙皓是哪一国的皇帝

    A.魏国     B.吴国     C.蜀汉     D.晋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公元383年,苻坚以80万大军征伐东晋,企图统一江南,却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是

    A.前秦军队内部民族矛盾尖锐

    B.东晋军队指挥得当

    C.东晋军队数量多于前秦军队

    D.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宋书》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注:《宋书》的宋指南朝的刘宋)这种现象造成的重要后果是

    A.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B.江南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江南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D.江南成为全国文化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江南是这样描述的: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还可以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人们刀耕火种;不需商人贩货。但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巨大的改变,下图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事件不是发生三国时期的是

    ①操控制了汉献帝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刘备三顾茅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 《宋书》这样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1分)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和材料一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简要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江南地区的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4)从江南地区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

    (1)上面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分)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1分)

    (2)伴随着这一历史事件,丝绸之路开通了。按由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该路线所经主要地点?(2分)。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

    (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2分)

    (4)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欧洲国家荷兰的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请分析一下亚欧大陆桥的意义?(1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