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5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为什么不读经典

    彭程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 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

    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其实很简单

    戴希

    “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

    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

    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

    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

    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放。

    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

    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

    “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

    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

    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竟炸开了锅。

    “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

    “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

    “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

    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

    “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  

    小伙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

    “当然想听真话!”

    “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

    记者认真地点点头。

    “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

    记者一愣:“就这一点?”

    “对,就这一点!”            

    (选自《小说界》,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歹徒在光天化日下抢夺女士坤包,现场的人们都胆怯沉默→___________,围观的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助小伙→__________,记者感到疑惑,去医院探访后才真相大白。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加点词语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安排小伙单位里议论纷纷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4.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这是文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拮 (jū)   渎(xiè)   刀(pō)   尽职守(ɡè)

    B. 别 (shù)   扶 (yè)   睢(zì)   一 黄土(póu)

    C. 褓(qiánɡ) 教 (huì)  害(zèn)  味同 蜡(jiāo)

    D. 旁 (wù)   带 (qiè) 落(yǔn) 犊之情(tiǎ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郑重其事 头晕目眩 吹毛求疵 红妆素裹

    B. 歇斯底里 悠游自在 精血诚聚 家谕户晓

    C. 一代天骄 不知所措 正襟危坐 不言而喻

    D. 有例可援 润如油膏 简明扼要 重蹈复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 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B. 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努力学习是增强自身本领的 不二法门

    C. 陈丹青教授能言善语,常能 断章取义,拓展延伸,在《退步集续编》的签售会现场,他经常是妙语连连。

    D. 越是大智者越有 自知之明,决不会被赞誉冲昏了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C.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 2015兰陵半程马拉松比赛于4月25日上午在兰陵县文化广场召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B.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C. 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D.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填空。

    (1)“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撞到了马下……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来有诗赞曰: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霹雳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该段文字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

    (2)《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_______)体小说,作者是(_______)。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2)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5) 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6)陈涉太息曰:“嗟乎!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考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活动。你正想放松一下,爸爸知道后,对你说:“中考一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

    “爸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说服爸爸,“你”说: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结构与例句相同,内容符合语境。

    例句: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春天的五彩斑斓。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__________)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_____、 _____的品质。

    (2)“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秦王色挠 (_________)

    (2)寡人谕矣(_________)

    (3)许由无天下之累(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子南方之传士也

    B.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C. 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

    D. 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 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 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 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4.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抄袭,不套作,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③ 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