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 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削弱相权

    C.限制君权             D.废除三省六部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A. 晋国是周姓封国   B.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C. 晋宋两国不可以通婚   D.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 宣扬托古改制   B. 承袭华夏传统

    C. 突出个人功业   D. 标榜君权神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 宗法制的终结   B. 察举制的完善

    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科举制的推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体现三省分权制

    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分化相权加强皇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唐至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文官任知州   B. 设三司使   C. 设枢密院   D. 施行将兵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元起朔方,固以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吐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皇权逐渐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击中了反腐败的社会心愿!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

    材料一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

    ——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

    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

    材料二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三、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教育在古今中外对于国家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文翁入成都任蜀郡守,“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遂将教育文化置于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摘编自《汉书•循吏传》

    材料二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学费低廉,一年仅需25-30英镑,只相当于牛津和剑桥的1/10,是一所以中产阶级为对象的大学。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

    (2)结合材料二概括伦敦大学的创新体现在哪里?根据材料并结合英国当时社会状况分析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材料二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阐述:“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社会革命和关注民生(农业、工商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活动。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晚年在思想方针政策上的重大发展及促成这一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