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3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的量大约是体液总量的1/3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A.氨基酸、纤维素、CO2、Na+

    B.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C.胃蛋白酶、Ca2+、胰岛素、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图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各点距离:AB+BC=CD。乙图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转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等功能有关

    B. 脑干有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C. 大脑S区受损患者表现为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也不会讲话

    D.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过程不会发生的是(       )

    A.过量摄入葡萄糖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B.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C.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受体失活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D.肌糖原分解成血糖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哪些激素是由垂体合成产生的(     )

    ①生长激素  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③抗利尿激素  ④促性腺激素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X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种激素的受体Y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Z所致。对患者使用寡核苷酸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UDP可能会抑制X的分泌

    B.Y是促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C.激素Z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D.患者代谢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都是通过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

    B.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C.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D.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T淋巴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体液免疫图解,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②~⑤

    B.细胞①还参与非特异免疫和细胞免疫

    C.细胞⑤是由细胞③或④增殖而来的

    D.细胞④再次接触抗原时能产生大量抗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科学家对水稻根进行单侧光照光后的生长状况,下表是处理后的实验结果。下面各选项是对该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正确的组合是(      )

     

    ①茎具有向光性,而由上面结果可知,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

    ②背光侧生长素对根的生长一般起抑制作用 

    ③生长素分布不均既可能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也可能与光照加快了生长素分解有关

    ④水稻根弯曲的角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一直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D.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表示一棵植株被不透光的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A.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用胚芽鞘进行如下实验,请仔细分析后判断:经过一段时间后,普通琼脂块甲和乙的成分中是否含有生长素(        )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的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蔬菜育苗移栽时,如果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说明根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B.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高,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

    C.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浓度有关

    D.如果IAA的浓度较低,室内环境最好是遮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上右图。根据激素作用特点,推测图中 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      )

    A.①⑤⑥          B.②④⑧          C.①④⑥           D.②⑤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大于10 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B.该实验结果可表明生长素对切段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C.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 mg/L~10 mg/L之间

    D.浓度为0.1 mg/L时,两个实验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该数据应舍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t2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1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 该岛屿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种群近期一段时间内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则该种群数量一定保持稳定

    B.繁殖季节,两只雄梅花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竞争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B. 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不能用样方法

    C.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要随机取样,同时保证样本数量足够多

    D.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图是某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研究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

    B.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C.D点时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

    D.从O点到D点,该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图中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属于狐与兔关系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6分)下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

    (1)②表示毛细血管,其内的液体部分称为_________。 ④表示毛细淋巴管,其内的液体称为_________。

    (2)人体内环境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实现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________

    的必要条件。

    (3)此图表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________的相互关系,各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_____________,并直接向内环境中排出CO2和其他废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8分)下图所示是人体体液调节的局部示意图,A细胞分泌的物质C作用于B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若C物质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B________细胞。________(2)若A细胞是浆细胞,则A细胞是由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图中的B细胞          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属于。若C物质是胰高血糖素,则引起其分泌量增加的最直接因素是________。

    (3)如果A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正常人在体温下降时,C物质的分泌量会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同时,C物质可以反馈作用于________。

    (4)小王喜欢喝某品牌果醋饮料,在一次喝了250ml果醋饮料后,血管中血浆pH会________。(上升、基本不变、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4分)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请据图回答;

    (1)图中反射弧的感受器为图中的________(用序号回答)。

    (2)图中所示突触的数目是________个。

    (3)图中A、C和D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处(填箭头旁字母)。

    (4)E、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如果在E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____次偏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4分)根据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是_________。

    (2)t0—t1时间段内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3)t1---t2时间段内种群数量____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

    (4)农作物合理密植,种群数量应控制在________时间段对应得种群数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2分)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观点三。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问题:①实验设计方案中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6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a、b、c中能代表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

    (2)该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是:探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不足之处是缺少________。

    (3)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不同的温度下培养,第7天开始分别取样计数;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三个错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