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名句名篇 1 题,书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句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读了《狼图腾》,使我们听到了一首狼的赞歌。

    B. 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C. 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D. 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 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C. 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斯是陋室(_________)惟吾德馨(______)(______)   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2.“……”处省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结尾“孔子云:‘何陋之有’?”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huì)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

    (选自《战国策》)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是皆秦之罪也________________    ②安有说人主_______________

    2.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读 书 欲 睡 引 锥 自 刺 其 股 血 流 至 足。

    3.苏秦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人们常用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5)在横线上默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g(_______________) 地响着。

    (2)看吧,由chéng  qīng(_____________)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3)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zuǒ  gù yòu  pàn(_________)。

    (4)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róng róngxiè xiè(___________)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下列句子,在横线上补充恰当内容,使之与前面构成排比。

    星星对天空说:你是我温暖的眠床。浪花对大海说:你是我快乐的摇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三)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用“‖”将文段分为三层。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概况本段内容的意思。

    3.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   )

    A.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B. 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C. 好像日本看护妇   D. 实在是太秀气了

    4.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5.从本段描写中可以看出济南冬天具有什么特点?哪句话最能体现出这个特点?

    6.“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请分析一下“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四)临窗看柳

    (1)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

    (2)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

    (3)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

    (4)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起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树,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煞____________;(2)柳絮:_____________。

    2.“料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开头写“春寒料峭”,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从下列词语选出两个(_______)(________)

    活泼   乐观   严肃   勤奋   积极   圆滑

    4.首段中描绘的“窗外”和最后一段的“窗外”含义完全一样吗?请简述理由。

    5.从写作意图看,“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本文明写的是__________,实际要写的是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6.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据你看,他明白了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1)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2)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3)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万万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4)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5)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d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6)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7)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8)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第(2) (4) 段中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3) 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第(5)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温暖,可能是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也可能是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的那一束鼓励的目光;它可能是你获得帮助后的那份感动,也可能是你得到表扬时的那份惊喜……

    要求:请以“那一件温暖的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记下你那一件温暖故事。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