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文言文阅读 4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以下加点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jī)   肉(wàn)   酒(zhuàn)   口(nà)

    B.轻(yáng)   微(xī)     盘(huán)  出(yòu)

    C.晦(shuò) 北(mínɡ)   米(chūn)   蓬(ɡǎo)

    D.辙(hé)    水(lǎo)  乖(chuǎn) 板(h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渔舟唱晚 穷且益坚 青云之志

    C.贪脏枉法 鬼鬼祟祟 碎琼乱玉 余音绕梁

    D.或棹孤舟  矫首暇观  腾跃数仞  泠然善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小知不及大知

    ②此小大之辩也 

    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云销雨霁 

    ⑤而彼且奚适也  

    ⑥而征一国者 

    ⑦北冥有鱼  

    ⑧而莫之夭阏者

    A.①②⑥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⑦  D.③④⑥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①悦亲戚之情话  

    ②抚孤松而盘桓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④既窈窕以寻壑

    ⑤奚惆怅而独悲  

    ⑥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⑦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⑧辩乎荣辱之境

    A.①②⑥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④⑦   D.③④⑥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莽苍者(往)      而一国(夺取)     云气 (直上穿过)

    B.生生所(凭借)     三径荒(接近)     容膝之易安(明白)

    C.家君作(县令)     气彭泽之樽(超过)  且益坚(贫穷)

    D.起而飞(快速的样子) 小大之(变化)     乎待哉(何,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组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 ——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鹏徙于南冥也

    B.奚 —— 乐夫天命复疑           以知其然也

    C.以 —— 木欣欣向荣            家叔余贫苦

    D.而 —— 觉今是昨非            举世誉之不加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面关于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常见的有王公年次纪年,主要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如乙巳岁十一月。

    B.“星分翼轸”中的“翼轸”是指星宿,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C.古代汉族自称夏或华夏,汉族对古代少数民族的称呼有戎、狄、蛮、夷、胡,按方位一般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秦汉以后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称为胡人。

    D.古人纪月,用孟仲季分别纪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的三个月,“序属三秋”中的“三秋”指的是秋季的三个月。一月之中用“朔晦望”来纪农历的月初、月末、月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此处的乡民最是安土重迁,每有事端,便早早重新寻找新的住处。

    B.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了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C.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千百年来,惨淡经营了这块广阔的土地。

    D.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朝鲜执意发射卫星的行为,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了东北亚的安全环境,不利于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

    B.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C.去冬今春,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应引起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D.文化创作者,应该多提供一些有经典魅力的、有穿透时光能力的、能够对人的思想和灵魂产生重要作用的作品,而不应只提供那些‘爆米花’性质的作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 合理的顺序是

    ①其实在《水浒》里真正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很少,像林冲、杨志等人的悲惨例子不多,大部分是自愿或半自愿上了梁山的。

    ②还有一部分虽然是被逼上梁山的,但不是官府逼的,而是梁山自己逼的。

    ③中国话里有好多词没有主语,这就给一些人任意解释留下了余地。

    ④卢俊义就属于这种另类上梁山的典型例子。

    ⑤比如“逼上梁山”这个词就使好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一定是官府。

    A.③①⑤④②   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⑤③   D.③⑤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4 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字。

    (1)遂用于小吏(       )(2)扶老以流憩(       )

    (3)知来者之可(       )(4)琴书以消忧(       )

    (5)骖騑于上路(       )(6)榆枋而止(       )

    (7)二虫又何知(       )(8)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

    (9)德一君(          )(10)雄州列,俊采星驰(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判断下列句子属于什么文言特殊句式。

    (1)农人告余以春及(        )

    (2)既自以心为形役(        )

    (3)宾主尽东南之美(        )

    (4)彼且恶乎待哉(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翻译下列句子。

    (1)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欠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注]①常平:官仓名。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B.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C.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D.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甫冠”,刚满二十岁。古代男子或女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也称“弱冠”。

    D.“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叫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南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

    (2)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4)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5)《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6)《逍遥游》中,描写鹏鸟由北溟徙于南溟的壮观图景的句子是                

    (7)《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各题。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说。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①!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 “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

    B.小说情节紧凑,所写事件是一个小公务员在复活节之夜,为了挣点小钱,辛辛苦苦替人值班,一边发牢骚,一边违心地给上司写节日贺信。

    C.小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沙皇统治时期,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

    D.“依旧是阴暗的四壁”等三句,连用三个“依旧”,突出了主人公的无奈:即使逃跑了,也照样摆脱不掉当前这种无望而又可怜的生活现状。

    E.小说结构的特点是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对话揭示了涅维拉济莫夫替人值班的情节,描绘了形象,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征。

    2.小说的主人公涅维拉济莫夫的个性特征是怎样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3.请指出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分别说出其表达作用。

    4.请结合文本,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您已红灯越线,请退回等候。”目前,上海黄浦区25个重点路口出现了会“说话”的信号灯:只要有人闯红灯,语音提示就会响起,提醒行人退回路边。在国内,行人违章的现象屡见不鲜,会“说话”的信号灯,对劝阻“中国式过马路”起了不小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说,“现在的人连马路都不会过了,还要机器提醒。”更有人感慨:“光靠设备,是喊不出文明素质的。”

    对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