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7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7 题
  1.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朝梅尧臣有一首《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文中所描绘的灌溉工具是

    A. 水磨   B. 筒车   C. 水排   D. 翻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07年12月21日,经过我国考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沉睡中国南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出水。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可以判断“南海一号”上有大量

    A.工艺精美的青铜器           B.色彩鲜艳的珐琅彩瓷

    C.珍贵精美的瓷器            D.图案丰富的五彩瓷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电视台将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某朝末期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可能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

    A. 汉朝   B. 隋朝

    C. 秦朝   D. 明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贩卖斗彩和五彩瓷          

    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 (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 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 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D.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带之为“朝奉”。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徽商的谦虚

    B.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的道路

    C.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D.徽商的虚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

    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

    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

    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主要出现于(   )

    A.广东沿海地区的缫丝行业

    B.东南沿海地区的轻工业部门

    C.长江沿岸地区的食品加工业

    D.东南沿海地区的重工业部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上海县妇女“向称朴素,纺织而外,亦助农作。自通商而后,土布滞销,乡妇不能得利,往往有因此改业者。”引文所述现象说明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洋务运动兴起

    C.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清末状元张骞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江海运输业局面的标志是

    A. 民族资本家投资经营内河航运   B. 洋务派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C. 轮船运输事业由国家统一管理   D. 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505年,葡萄牙远征军指挥官阿尔马达率队开赴印度之前,国王亲自授旗并指示:“同穆斯林作战,同其他异教徒做生意。”对此材料理解全面的是

    A. 葡萄牙仇恨穆斯林,不同他们做生意   B. 葡萄牙只是为了发展贸易而对外远征

    C. 葡萄牙远征更多的是为了改造异教徒   D. 葡萄牙远征兼有经济和宗教双重目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 亚非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经济   B.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D. 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早期西欧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   B. 促进了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给被侵略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D.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受益最多的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美国        D.英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

    A. 火车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 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全球通史》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发明多出自实践经验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张籍的这首《凉州词》可供研究唐代的

    A. 社会习俗   B. 区域经济   C. 边疆治理   D. 丝绸之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产业中,物流业首先发展起来。《南京条约》签订后,在中国的沿海,就有大量的英国船只代华装运土货。到1860年以前,西方国家已有十家左右的商行和轮船公司进入中国水域从事运输活动。19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船舶修造企业,此后洋务派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福州舰政局。1881年,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唐胥铁路建成,开辟了中国铁路运输的先河。汉阳铁厂生产我国铁路建设使用的大部分钢轨。据统计,汉阳铁厂从1894年投产到1924年停产,30年间共生产了3300公里铁路钢轨。近代钢铁业发展起来了。

    ——摘编自殷毅《以物流业为核心的近代早期产业结构演进与启示》

    材料二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548年,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000英里。15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等,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车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

    ——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并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和英国的共同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解读下列宋诗,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要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