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中国考古界对安徽阜阳地区双古堆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后,根据墓葬中出土的漆器、铜器上“汝阴候”铭文和“十一年”纪年,对照《史记》、《汉书》,确定双古堆为西汉第二代汝阴候夏侯灶及其妻子的墓。这表明

    A.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前提

    B.历史结论的得出需要多方面印证

    C.历史记载比考古资料更具可信度

    D.历史记载与考古资料的记录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史·食货志》载,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界(期限)率赠造,以给陕西沿边籴买及募兵之用,少者数十万缗,而成都乏用,用请印造,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这段话表明北宋时期

    A.政府缺乏控制纸币发行量的有效机制

    B.纸币的发行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

    C.纸币发行之后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D.政府发行纸币最早始于成都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         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

    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          D.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C.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美国制宪会议代表麦迪逊说:“一般生活艰苦……人的数目,一定会超过与贫穷绝缘的人根据平等选举的原则,政权必然会落人前一种人的手中……应该组织这样的政府,使富裕的少数人得到保护,不受多数人的侵犯。”这表明他主张

    A.应限制民主以防止穷人侵害富人

    B.在美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C.应根据财产多少选择政府官员

    D.以广泛的民主限制有产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今虽新政治之建设,忙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1912年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C.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孙中山说:“一般普通人民负担的杂捐太重,总是要纳税,所以便很穷,所以中国的穷人便很多。这种穷人负担太重的原故,就是由于政府抽税不公道,地权不平均,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可见

    A.孙中山认识到节制资本的重要性

    B.孙中山主张申民权进而限制地主

    C.近代中国贫困的根源是土地不均

    D.土地问题是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英国部分年代棉纺织品出口价值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            B.棉纺织业部门的系列创新

    C.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D.棉纺织手工工场不断增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西方,它作为社会革命的最后阶段,长期使人恐惧或被人赞美。在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它启示了一个新的开端。”这里的“开端”指

    A.以社会主义模式向现代化迈进

    B.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

    C.以暴力革命方式实现民族独立

    D.以改良的方式走资本主义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帕尔默评价的人最有可能是

    A.拿破仑                 B.俾斯麦

    C.光绪帝                 D.戈尔巴乔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亚洲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近代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却兵戎相见,面对未来,回顾历史,亚洲该缔造一个怎样的亚洲是值得世人思考的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海路的开辟则在公元前111年徐闻县设置之后,汉武帝为了宣扬汉王朝的富庶、强盛和威德,满足宫廷奢侈生活的需要,派船队携带黄金、丝织品等,从雷州半岛的徐闻出发,因缺乏风帆和指南针,故沿北部湾直至越南海岸一路南行,用了近一年时间,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南部、再转斯里兰卡,然后将沿途交换的物品载回中国。这就是史书所记“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的史料所反映的情况。也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也称“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汉代“海上丝绸之道”的开通,犹如一条文化纽带,把居住异域的各民族连在一起,推向世界文明的大舞台。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三  2015年3月28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要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可谓恰逢其时,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东盟共同体建成之年。这是值得人们纪念的重要年份,也是激发人们铭记历史、鉴往知来的重要时刻。

    ——新浪新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9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6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二,从汲取战争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出发,概括指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并简要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1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材料一: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年至1961年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材料二: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和农事情况。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唐朝《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的运行规律,系统周密。元朝《授时历》取“敬民授时”之意,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无几。

    ——编自新浪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和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与中国古代历法发展在原因上有何主要异同。(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临时约法》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妥协精神”。参议院又无实际力量来确保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服从约法,而袁世凯又决非是中国的华盛顿,这不免成为后来约法屡被践踏的一大因素。民主宪政应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稳步推进,与其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规则,不如先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否则,对权力的划分和制约都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孙夏冰《<临时约法>与美国宪法的比较阅读》

    材料二:(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 公正的立法精神。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临时约法》和1787年宪法的异同点。(9分)

    (2)据材料一、二归纳《临时约法》缺乏“妥协精神”的表现与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了“妥协”的智慧?(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中,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草案,并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决定成立以威尔逊为首的起草委员会来草拟《国际联盟盟约》,准备筹组国联。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但是,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1920年3月由共和党多数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对《凡尔赛和约》的批准,其主要理由是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美国不能接受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的一种担心,也就是国际联盟将会被英法所控制,那它就只会妨碍美国推行扩张政策。……这也就导致了对《凡尔赛和约》的彻底拒绝,所以,美国也就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材料二:新华社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一文中说道:“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促成了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该运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名称,重要的有四次。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这场运动中印度国民大会党逐渐成为了领导者。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了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但从这时开始,印度向着独立国家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材料二:凯末尔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萨罗尼卡,最为人所知是他在一战中杰出的军事能力,同时伴随着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瓦解,他领导了土耳其国民运动并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独立政府,他打败当时协约国所带领的同盟军队,并以杰出的能力解放了国家,并建立了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在他就任土耳其领导人的时候,进行了一连串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启蒙土耳其并让土耳其成为现代化和世俗主义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