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填空题 6 题,选择题 10 题,选择填充题 5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6 题
  1.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____(填序号)。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2)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

    ①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       (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②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离子(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

    ③氯胺(NH2Cl)由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组成。用氯胺消毒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 2个氢原子         ;② 3个镁离子         

    ③ 标出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 写出符号“4SO2”中数字“2”的含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3)氧化锶的化学式是       ,氧化锶与水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锶并放出大量热,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5 年 5 月 12 日,海西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最长跨海大桥——泉州湾大桥正式通车。大桥的建设及通行涉及到许多的化学知识。

    (1)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_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 “无机非金属”)材料。

    (2)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____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大桥的建成,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环湾城市群连成一片,驱车跨跃泉州湾只需8分钟,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减缓___________(填序号)。

    A.雾霾天气     B.温室效应     C.酸雨的形成

    (4)将等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分别放入两份浓度相同的稀盐酸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X是        (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下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

    (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______(填编号)。

    (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的验证方案:

    ①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验证方案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5年10月22日江西南昌一大型超市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超市库房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

    (4)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Ⅰ.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Ⅲ.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生铁用于铸造铁锅           B.稀有气体用于制造霓虹灯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D.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水   B.氧气   C.氩气     D.氯化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5 年 3 月 20 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分子观点解释“酒精挥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下图操作规范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物质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放出大量的热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5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抚州市区一些中学从晚七点到八点熄灯一小时响应该活动,作为一名初三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质量的固体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5 题
  1. 人体呼出气体比吸入的空气

    A.二氧化碳的含量更多             B.氧气的含量更多

    C.水蒸气的含量更少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5 年 6 月 1 日晚,载有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遇龙卷风翻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力抢救,从翻沉客船中成功搜救出幸存者。翻沉客船中还有幸存者是因为里面还残存有氧气。氧气具有的用途有

    A.供给呼吸           B.作保护         C.作还原剂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北京时间 2015 年 10 月 5 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C15H22O5)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下列关于青蒿素说法正确是

    A.由碳原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     B.属于氧化物

    C.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可能是铝                 B.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Ag的金属活动性比M强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是               (填化学式)。

    (2)固态的B物质的名称是     ,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B+C:                     

    ②C→D+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央视《是真的吗?》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喜欢,某校九(1)班同学模拟举行“是真的吗?”化学主题活动,请你和蓓蓓一起探究。

    话题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一定是铁单质,是真的吗?

    【实验验证】

    ① 细铁丝在纯氧中完全燃烧,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用磁铁检验,能被吸引。

    【实验结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铁单质。

    话题2:“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是真的吗 ?

    【实验验证】

    取口香糖锡纸,剪成条状,将锡纸条带锡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快发现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苗,如图所示。这是因为锡具有        性,将它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就会造成短路,迅速产生大量热量使温度达到锡纸的而使之燃烧。

    【实验结论】“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是真的。

    话题3: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可能引发爆炸,是真的吗?

    【实验验证】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           ,将瓶子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

    将收集到的气体导出点火,发现气体可以燃烧并发出蓝色火焰,经过实验进一步检验知道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气体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结论】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可能引发爆炸,          (填“是”或“不是”)真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 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 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计算:

    (1)m的值为 ___________g;

    (2)第       次为刚好完全反应;

    (3)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