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B.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力F=20N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滑行。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0     B.40N,水平向左  C.20N,水平向右    D.20N,水平向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边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公共汽车从车站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司机发现有乘客未上车,急忙刹车,汽车匀减速停下,整个过程历时5s,车前进了10m,由此可知汽车在此过程中最大速度为(     )

    A.2m/s      B.4m/s      C.5m/s      D.1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用绳跨过定滑轮牵引小船,设水的阻力不变,则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

    A. 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B. 绳子的拉力不变   C. 船所受浮力增大      D. 船所受浮力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大也有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小

    D、合力的大小可能与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A、B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A杆的绳倾斜,悬挂B杆的绳恰好竖直,则关于两杆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A、B都受三个力作用

    (B).A、B都受四个力作用

    (C).A受三个力,B受四个力

    (D).A受四个力,B受三个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作用在一个平面内,大小分别为5N,6N,9N 的三个共点力,其合力的最大值:___最小值: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在做“探究共点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三角板、弹簧秤、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和________.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 mm、xB=126.5 mm、xD=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xA、xB、xD和f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人骑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24m处以10m/s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前进,求:

    (1)自行车未追上前,两车的最远距离

    (2)自行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弹簧AB原长为35cm,A端挂一个重50N的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度为40cm;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为50cm,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物体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