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实验题 1 题,填空题 3 题
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钠、铝元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供氧剂      B.氧化铝:耐火材料

    C.纯碱:胃酸中和剂      D.明矾:净水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于金属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都呈银白色,易导电,易导热   B.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显正价

    C.金属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灼烧Na与NaCl时,火焰颜色均显黄色

    B.钠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C.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

    D.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       B.Na与O2常温下反应

    C.NaHCO3受热分解      D.Al(OH)3受热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块可用小刀切割,说明钠质地柔软

    B.铝制餐具不能长期存放酸性食物,但可长期存放碱性食物

    C.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D.KAl(SO4)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Na2O2+2H2O ==4NaOH+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由该反应说明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C.每有1molO2生成,电子转移2mol

    D.可用Na2O2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入氨水的量(x)与生成沉淀的量(y)的关系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水作氧化剂的是

    ①Na和H2O   ②Na2O和H2O   ③Fe和H2O(g)   ④Na2O2和H2O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Al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

    A.H+、Ca2+、Na+、CO32-              B.Mg2+、Al3+、SO42—、Cl-

    C.Cu2+、Mg2+、Cl-、OH-              D.K+、Na+、OH-、S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性氧化物

    A.

    H2CO3

    纯碱

    CaO

    明矾

    B.

    H2SO4

    烧碱

    Na2O

    小苏打

    C.

    HNO3

    氨水

    Al2O3

    石灰石

    D.

    NaHCO3

    熟石灰

    Al(OH)3

    食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Fe与稀H2SO4反应:Fe + 2H+ == Fe3+ + H2↑

    B.Al(OH)3治疗胃酸过多: H++OH—===H2O

    C.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CO3—+OH— ==H2O + CO2↑

    D.Al与NaOH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3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将一小块银白色钠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了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跟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Na2O2      B.Na2CO3      C.Al2O3      D.Al(O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将一定量的Na2O2投入到AlCl3溶液中,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过程中只发生复分解反应         B.一定有气体放出    

    C.有气体放出且最后一定有沉淀      D.有气体放出且溶液最后一定澄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分别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B.分别溶于水,加Ba(OH)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C.分别溶于水,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溶于水,通入CO2观察是否有NaHCO3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证明原溶液一定含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证明原溶液一定含CO32-

    C

    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证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K+

    D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受热熔化,并不滴落

    证明Al2O3熔点一定高于Al单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现有Al2(SO4)3和Mg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W)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SO42-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3:2      C.2:3       D.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a g Al2O3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全部溶于2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盐酸中,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mL NaOH溶液,恰好使Cu2+、Al3+完全沉淀,则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       B.0.2 mol/L      C.0.4mol/L      D.0.8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13分)Ⅰ、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CO2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选择任意一种装置进行实验,简述产生的实验现象。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填“甲”或“乙”或“丙”),实验现象是           

    (3)上述实验中,如果二氧化碳过量,还可能生成         (写化学式),写出生成此物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Ⅱ、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热稳定性,某同学设计了“套管实验”,装置如下图,大试管A与小试管a相连通,大试管B小试管b相连通。

    (4)则小试管B中应装的药品是         (写化学式)。

    (5)加热过程中,对于a、b试管内溶液是否出现浑浊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a试管溶液变浑浊  

    B.仅b试管溶液变浑浊 

    C.a、b试管中的溶液都会变浑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6分)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实验小组利用A制备Al(OH)3的操作流程如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四步中分离溶液和沉淀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         ,该实验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根据上述流程,写出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沉淀D           ;溶液E                   

    (3)写出②、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3分) 甲、乙、丙、丁、X是中学阶段的五种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焰色反应均呈黄色。丙是淡黄色固体,常温下X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则:

    ①甲和X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丙和X生成丁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有0.2mol丁生成时,电子转移的数目是        

    (2)若甲、乙、丙、丁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且丙受热时分解生成乙。X、丁溶液的焰色反应均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①图中五个转化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数目是        

    A.2       B.3        C.4       D.5

    ②乙和X生成丁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溶液中生成的丙能够净水,其原因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取质量为4.6g的纯净的金属钠平均分成两等份,做如下实验:

    (1)第一块直接投入适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了气体A和200mL溶液(甲);

    (2)另一块在干燥氧气中受热后转化成3.5g固体(经检验固体中不含金属钠的单质),再将所得固体全部投入适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B和200mL溶液(乙)。求: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      

    ②溶液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甲      乙(填 “>”、“=”、“<”、“无法确定”);

    ④3.5g固体所含成分是        

    A.只含Na2O             B.只含Na2O2  

    C.既含Na2O又含Na2O2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