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   而成的节日。查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关于清明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图景。

    ②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融合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B.融合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C.融汇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D.融汇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十一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旅客运输组织周密,运力充足,平稳有序,未发生旅客滞留情况,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B.10月8日,习近平从巴厘岛的APEC会场归来,为今年外交布局收官之作画上圆满的句点,进一 步勾勒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外交开局的清新轮廓。

    C.根据对全国城市住房情况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房价上涨幅度仍然不小,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价同比涨幅都超过20%。

    D.只有产品在优胜劣淘中竞争而出,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一些总是试图经由“借衣”来进行自救的乳企,他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                     。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①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②就是说,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社会为前提

    ③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

    ④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

    ⑤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A.③②⑤①④      B.③⑤①②④      C.②④③⑤①     D.②⑤①④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相同的是

    A.日夜将军至,岂敢反乎          吾尝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师之不复,可知矣              何可胜也哉!

    C.不者,属皆且为所虏           国危矣,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纵一苇之所,凌万顷之茫然       坐须臾,沛公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              B.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D.大阉亦逡巡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不能容于远近

    C.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       ②买五人之头而

    ③遂许斋五日,相如广成传      ④且庸人尚

    ⑤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       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曰   ⑧安能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⑨卒见相如               ⑩越国以

    A.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      B.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

    C.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      D.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师 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句子中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欲人之无也难矣   疑难问题          B.其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

    C.君子不齿        不屑与之同列        D.位卑则足羞,官则近谀   盛大

    2.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而耻学于师

    3.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夜  雨                       夜雨寄北

    黄景仁                        李商隐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君问归期未有期,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巴山夜雨涨秋池。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何当共剪西窗烛,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1.诗的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与李商隐《夜雨寄北》相比,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

    (2)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析】
    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2.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

    3.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加以探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析】
    个性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那忠贞爱国的热切与无望;个性就是                             ;个性就是                     。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份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你能不快乐的接受与享有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十六七岁,这是一个令人羡慕又让人担忧的年龄。青春的激情带有几分单纯,求新的热望夹杂着一份冲动。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心静如水;有时迷茫似雾,有时开阔如海;冲动而又热忱,复杂而又单纯,容易沮丧而又很快兴奋,这就是十六七岁的我们。十六七岁,这是一道青春的门槛就横在我们的眼前。

    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有过怎样感人的经历,你见过怎样的动人的风景,你又有怎样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呢?

    请以“青春的门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