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14 题
中等难度 3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南京市政府为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下列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加大城市绿化面积--可以改善环境
    B.城区禁鸣--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开展“文明过马路”活动--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D.倡导“无车日”--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水洒到地上一会儿就没了
    C.夏天扇扇子觉得很凉快
    D.吃冰棒可以解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在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而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
    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
    A.人呼出的水蒸气
    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电子琴能模仿小号、双簧管、钢琴等多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衡量模仿的声音与乐器发出的声音相似程度的物理量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高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高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高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高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将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两种方法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如图)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部分枝叶
    C.地膜种植
    D.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通风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冰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产生的,它通过__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个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4 题
  1. 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发生原因的是________;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__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晾衣服时,充分抖开干得快.这是因为 ________,蒸发越快;冬季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________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人将读数为38.8℃的体温计未经甩动,直接用来测量两个人的体温.若这两个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2℃和39.2℃,则体温计的两次读数分别为 ________和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烧杯里盛有足够的水,把盛着水的试管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实现了全线贯通.修筑青藏铁路必须解决千年冻土问题.冻土在夏季会因融化而体积缩小,这样路基会出现破裂或塌陷.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在铁路两侧插了很多叫做“热棒”的柱子,如图所示.这些热棒里面装有液态氮,当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态氮吸收热量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变成气态氮,气态氮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同时 ________成液态氮,又沉入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使冻土维持低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冬天拔开热水瓶瓶塞是总会看到瓶口有“白汽”.对白汽的形成,你的解释是:________.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采用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听到铃声逐渐______,这说明______.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瞬间,看到发射台下部的大水池上方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______形成的;翟志刚进行舱外行走时无法和刘伯明直接进行语言交流,是因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4 96 98 98 98 98
    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

    ③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④如图,为了缩短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
    ⑤下图中甲、乙是小松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______图是沸腾前的情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敏把冰块放入烧杯内,过了一会儿,看到烧杯内出现了水,烧杯外壁有大量的小水珠,用手摸烧杯的外壁,感到冷.她用纸把烧杯外壁的水擦去,过了一会儿,烧杯外壁又出现了水珠,怎么擦也擦不完.请你帮助小敏解释她所观察到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 ______.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2)如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同学郊游时,遇到大雷阵雨.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听到的是连续的“轰隆隆”的雷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请你从此现象中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2)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s后才听到雷声,试计算该同学距闪电处多远?
    (3)声速与和传播介质、介质温度有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某探测船利用声呐从海面处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0.6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估算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