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 题,其中:
文言文阅读 2 题
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不以亲疏远迩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是故为君不劳,而为臣甚易:见一善焉,可得详而举也;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①,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而谓之忠。见一善焉,若亲与迩,不敢举也;见一不善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众之所同好焉,矫而黜之乃公也;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于是乎有违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愧之名。若然者,俗所谓良有司也。

    呜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向道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则曰有司焉,则非有司之过也;则曰今举天下人焉,则非今举天下人之过也。盖其渐有因,其本有根,生于私其亲,成于私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谓人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②,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已矣乎,其终能复古乎!

    若高阳齐生③者,其起④予者乎?齐生之兄,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齐生举进士,有司用是连枉齐生,齐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抱负其业,东归于家。吾观于人,有不得志则非其上者众矣,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若齐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也”,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吾用是知齐生后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者也。

    (韩愈《送高阳齐皥下第序》)

    [注] ①举仇、举子之事:指《吕氏春秋》记载的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仇人解狐做南阳县令、推荐儿子午做国家军尉的事。②世:三十年。③齐生:指齐皥,其兄齐映为当朝宰相。④起:启发。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去:离开

    B.有怫志之言  怫:同“悖”,违反

    C.其植之也固久  植:确立

    D.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  计:考虑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

    所以上司选择合理的标准实施自己的想法,内心坦荡不用担心下属猜疑。

    B.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

    大家共同讨厌的人,要激励他并且举荐他才显得自己忠诚。

    C.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

    因此坐下来好好地想一想这种情况,然后就去指责统治天下的人所犯的过错。

    D.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

    (齐生)不因为自己受委屈而向官员博取同情,这不也太少见了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肯定古时用人不分关系亲疏远近、唯“宜”是举的原则,批评当今之世为避嫌,唯“亲迩”不举的做法。

    B.选文第三段深入一层,进一步探究上文中“俗所谓良有司”所作所为的原因,指出其根源在于一个“私”字。

    C.在作者眼中,齐生是一个能改变时风、复兴古风的人,但因为他的哥哥到南方去做官了,所以官员就没有录用他。

    D.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纵论古今在用人问题上的公私之别,以古衬今,是一篇内涵丰富、说理透彻的佳作。

    4.齐生科举落第后说:“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意思是说:“我的学问还没有达到标准,官员怎么会委屈我?我将精进我的学业来等待时机。”请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齐生说法的认识与思考。(不少于200字)(1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锡,字昌龄。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授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七年,为开封府推官。坐考锁厅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人,降监和州清酒务。当是时,庞宰相为枢密使,荐宜侍讲禁中。方召,而公以谪去。久之,会明堂恩召还,同判尚书刑部。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成教钤辖司奏请不以南郊①赦除其罪,从之,逮捕亲属系狱,至更两赦。有诣阙诉者,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②遇赦③不原者,虽数赦犹论如法。公独奏释之,凡释百二十三人。公于议法多如此。

    复为开封府推官,当随尹奏事,仁宗问大辟几何,且以慎刑爱人为戒。公因奏开封敕有重于编敕④而当改者数事,仁宗皆以为然。它日问尹以公姓名,称之。于是贵戚女使有奏谳⑤,上薄其罪,付公监决,曰:“此人平恕,可任也。”

    道士赵清贶出入庞宰相家,受赇⑥,御史以劾庞。府治实清贶自为,庞不知也。清贶坐杖,配沙门岛,行两日死。御史又劾府希宰相指,故杖清指,杀之灭口。仁宗亦疑,乃悉罢知府、推判官,而以公知太平州。

    未几,仁宗即寤,罢者皆复,而以公提点淮南路刑狱。在淮南二年,所活大辟十三人,考课为天下第一,所举多善士。还,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申以手书,又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

    今上即位,迁司封,赐金紫。以熙宁元年正月十二日卒,年七十八。

    (《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有删改)

    [注] ①南郊:帝王祭天的大礼。②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③赦:赦免。④编敕:法典。⑤奏谳(yàn):将审理案件的情况向上报。⑥赇(qiú):贿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籍取凶恶      籍:登记

    B.虽数赦犹论如法  论:讨论

    C.上薄其罪,付公监决  薄:减轻

    D.御史又劾府希宰相指  希:迎合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孙公“仁恕”的一组是(  )

    ①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 ②坐考锁厅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人,降监和州清酒务 ③公独奏释之,凡释百二十三人 ④上薄其罪,付公监决 ⑤在淮南二年,所活大辟十三人 ⑥考课为天下第一,所举多善士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锡有治理能力,执法宽容。他在仁和县任职时,软硬兼施,人们对他又爱又畏;他对两次大赦都没有免罪的人予以赦免。

    B.孙锡深得皇帝信任。他认为开封府的一些做法不好,皇帝表示赞同;皇帝把一些案件交给他处理,认为他可以委以重任。

    C.本文撷取了孙锡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为官的几件事,表现了一位古代官员高尚的人格,同时含蓄地批评了他的一些缺点。

    D.本文善用对比手法,如拿刑部官员与孙锡对比,用提点刑狱与孙锡对比,突出了孙锡的形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宗问大辟几何,且以慎刑爱人为戒。(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