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这主要是指

    A.外国资本主义积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摧毁了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

    C.刺激了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D.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在下列中共的农业政策中,最能充分体现“放活”原则的是

    A.农业合作社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3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摘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开机之家谓之帐房,机户领织谓之代料,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hù,不结实)谓之雠货(验货)。其织也,必先之以染经,经以湖丝为之。经既染,分散络工。络工,贫女也,日络三四窠,得钱易米,可供一日食,于佣力之中寓恤贫之意焉。

    ——陈作霖《凤麓小志·记机业第七》

    材料四: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都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五: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侵略特权的保护和机器工业品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价值的70%。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还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材料六: “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铲除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根基——纺纱和织布。”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突出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为“稳定小农”,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实行什么基本政策?(2分)你怎么看待这一政策?(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3分)这一变化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4)材料四中的“时势”是指什么?(3分)“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4分)这种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3分)

    (5)材料五和材料六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