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5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

    A.导体的电阻       B.加速度

    C.电场强度         D.电容器的电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空中某一高度将一小球水平抛出,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轴正方向,得到其运动的轨迹方程为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则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得

    A.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B.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D.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o(sin37o=0.6),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4:3

    B.3:4

    C.5:3

    D.3: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轻质弹簧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的小球自距地面高为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并将弹簧压缩,小球速度达到最大的位置离地面高度为,到达的最低点离地面的高度为。若换成一质量为)的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至同一弹簧上端,速度达到最大的位置离地面高度为,到达的最低点离地面的高度为,则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科学家经过深入观测研究,发现月球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并且将越来越暗。有地理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化石,发现其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年轮一样的功能,螺纹分许多隔,每隔上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农历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研究显示,现代鹦鹉螺的贝壳上,生长线是30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侏罗纪是18条,奥陶纪是9条。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半径为6400km,现代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始终将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圆周轨道,由以上条件可以估算奥陶纪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图像,已知质点从零时刻出发,在2T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与T~2T时间内的位移相同

    B.质点在1.5T时离出发点最远

    C.T秒末与2T秒末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0~T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α=60°,使飞行器恰恰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经时间t后,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60°同时适当调节其大小,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B.加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

    C.减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

    D.减速飞行时间t后速度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2,由此可知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35

    B.减速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约为13J

    C.匀速运动时的速度约为6m/s

    D.减速运动的时间约为1.7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会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分子热运动

    C.把很多小的单晶体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非晶体

    D.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E.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单色光1的频率大于单色光2的频率

    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 的传播速度

    C.可能单色光1是红色,单色光2是蓝色

    D.无论怎样增大入射角,单色光1和2都不可能在此玻璃板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E.若让两束光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

    B.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

    C.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E.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实验:

    (1)实验中,需要在木板的右端垫上一个小木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已经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包括砝码盘)的质量为m,若要将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             .

    (3)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A.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时,可用天平测出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和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求出

    B.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

    C.每改变一次小车的质量,都需要改变垫入的小木块的厚度

    D.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 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测量一电阻(约为100)的实验中已使用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不计)、开关2只、导线若干。为完成测量还需要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待选器材如下。

    A.电流表 :量程10mA,内阻约为50

    B.电流表 :量程0.6A,内阻约为1

    C.电阻箱:最大电阻99.99

    D.电阻箱 :最大电阻999.9

    (1)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__  电阻箱应选择____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

    (2)试画出测量电阻的电路图。

    (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所测的物理量表示待测电阻=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5 题
  1. 如图所示,一块足够大的光滑平板放置在水平面上,能绕水平固定轴MN调节其与水平面所成的倾角.板上一根长为l=0.60m的轻细绳,它的一端系住一质量为的小球P ,另一端固定在板上的O点.当平板的倾角固定为时,先将轻绳平行于水平轴MN拉直,然后给小球一沿着平板并与轻绳垂直的初速度v0=3.0m/s .若小球能保持在板面内作圆周运动,倾角的值应在什么范围内?(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有一放射源可以沿轴线ABO方向发射速度大小不同的粒子,粒子质量均为,带正电荷。A、B是不加电压且处于关闭状态的两个阀门,阀门后是一对平行极板,两极板间距为,上极板接地,下极板的电势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O处是一与轴线垂直的接收屏,以O为原点,垂直于轴线ABO向上为轴正方向,不同速度的粒子打在接收屏上对应不同的坐标,其余尺寸见图(a),其中均为已知。已知,不计粒子重力。

    (1)某时刻A、B同时开启且不再关闭,有一个速度为的粒子恰在此时通过A阀门,以阀门开启时刻作为图(b)中的计时零点,试求此粒子打在轴上的坐标位置(用表示)。

    (2)某时刻A开启,后A关闭,又过后B开启,再过后B也关闭。求能穿过阀门B的粒子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

    (3)在第二问中,若以B开启时刻作为图(b)中的计时零点,试求解上述两类粒子打到接收屏上的坐标(用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封闭但留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T1.开始时,将活塞上方的气体缓慢抽出,当活塞上方的压强达到p0时,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V1,活塞上方玻璃管的容积为3.8V1。活塞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为0.5p0。继续将活塞上方抽成真空并密封.整个抽气过程中管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将密封的气体缓慢加热.求:

    (1)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

    (2)当气体温度达到3.2T1时气体的压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下图所示是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出处的质点在内通过的路程及 时该质点的位移;

    (2)写出处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两个大小相同小球用同样长的细线悬挂在同一高度,静止时两个小球恰好接触,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现将拉离平衡位置,从高处由静止释放,和碰撞后被弹回,上升高度为,试求碰后能上升的高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