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 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   ΔH1= a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

    则x为(   )

    A. 3a+b-c   B. c + 3a-b   C. a+b-c   D. c+a-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4NH3+ 5O2==4NO +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

    A. 4v(NH3)=5v(O2)   B. 6v(O2)= 5v(H2O)   C. 6v(NH3)=4v(H2O)   D. 5v(O2)= 4v(N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在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C的体积分数下降   C. B的转化率升高   D. x+y<z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柠檬水溶液的pH是3,其中的c(OH-)是

    A. 0.1 mol/L               B. 1×10-3 mol/L

    C. 1×10-7 mol/L           D. 1×10-11 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溶液,其pH依次为7、8、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X、HY、HZ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Z>H Y>HX

    B.HX是强酸,HY、HZ是弱酸,且HY的酸性强于HZ

    C.X-、Y-、Z-三种酸根离子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Y->X-

    D.三种盐溶液中X-、Y-、Z-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X-)>c(Y-)>c(Z-)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已知:Ksp(AgCl)=1.8×10-10,Ksp(AgBr)=7.8×10-13。现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

    A.只有AgBr沉淀

    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

    C.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

    D.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   )

    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用锌粉代替锌块可使反应加快

    C.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B. 正极反应式为2FeO42−+ 10H++6e−=Fe2O3+5H2O

    C.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D.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所有阴离子均向负极迁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MHx+2y(s) ΔH<0达到化学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小

    B. 吸收y mol H2只需1 mol MHx

    C. 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 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

    B. 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C. 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c(H2SO3)]

    D. 向0.10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NH4+)>c(SO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 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 每生成1mol O2,有44gCO2被还原

    D. 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亚氯酸钠(NaClO2)用于漂白织物、纤维、纸浆,具有对纤维损伤小的特点.其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已知pOH=﹣lgc(OH﹣),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O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此温度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B.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C.pH=7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c(HClO2)>c(ClO2﹣)>c( ClO2)>c( Cl﹣)

    D.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有c(HClO2)+2c(H+)=c(ClO2﹣)+2c(O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Fe(OH)3]=8.0×10﹣38,Kb(NH3·H2O)=1.8×10﹣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5℃时,向等浓度的MgCl2和Fe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红褐色沉淀

    B.25℃时,MgCl2溶液中有少量FeCl3时,可以加入MgO进行除杂

    C.25℃时,加大量水稀释氨水,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D.25℃时,NH4++H2ONH3·H2O+H+的平衡常数为5.6×10﹣1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常温下,0.1  mol·L-1CH3COONa溶液pH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OOH在常温下Ka数值约为l×101-2a

    B.约有1.0×l0a-14 mol·L-1的水发生电离

    C.加热后溶液pH <a

    D.加少量水后,溶液pH >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正,ʋ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  为 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I)CuCl2溶液显_____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II)BaSO4浊液中存在______平衡,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III)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1275.6kJ/mol

    ②2CO(g)+O2(g)═2CO2(g)△H2=﹣566.0kJ/mol,

    ③H2O(g)═H2O(l)△H3=﹣44.0kJ/mol

    上述三个反应中,△S<0的是___________.甲醇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V)已知碳酸H2CO3:Ka1=4.3×10-7,Ka2=5.6×10-11

    草酸H2C2O4:Ka1=5.9×10-2,Ka2=6.4×10-5,0.1 mol/L Na2CO3溶液的pH____________0.1 mol/L Na2C2O4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等浓度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若将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A.c(H+)>c(HC2O4-)>c(HCO3-)>c(CO32-)

    B.c(HCO3-)>c(HC2O4-)c(C2O42-)>c(CO32-)

    C.c(H+)>c(HC2O4-)>c(C2O42-)>c(CO32-)

    D.c(H2CO3)>c(HCO3-)>c(HC2O4-)>c(CO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容积为2.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 s时段,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_______。

    (2)100 ℃时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N2O4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I)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

    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Li+向 _____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Ⅱ)如图为绿色电源“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电极是________极。

    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乙二酸俗名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O4-+5H2C2O4+6H+   2Mn2++10CO2↑+8H2O

    该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 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酸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 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 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请回答:

    ⑴ 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⑵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                  

    ⑶ 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x=      

    讨论: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