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综合题 4 题,选择题 15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综合题 共 4 题
  1.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

    材料二:目前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年化加速发展期,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人口将呈现老年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 (  )

    A.人口数量        B.人口构成   

    C.人口合理容量    D.城市化水平

    (2)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表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_______;_______

    (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问题,我国已经放宽生育控制,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温家宝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虽然城市化进程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可以看到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已经引起了许多问题。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

    (2)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出现很多问题,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在原有城市基础上建立了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4)城市化对城市小气候的显著影响是使城市出现    ,减轻该效应的有效措施是扩大城市      面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部分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三个农业区它们发展的相同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甲、乙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

    (4)分析丙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为___________工业区,该区域的资源优势主要是________资源丰富。该工业区内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分析这种情况可能带来的好处_____________。

    (2)图乙为美国的      工业区,影响其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为_________

    (3)图丙工业区位于___________的中部和东北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为_____________,最大优势在于形成产供销的网络体系,其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4)图丁B处有我国著名的       钢铁厂,影响其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为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下图为“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年    B.1960年     C.1963年     D.1995年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

    A.高——高——低模式      B.低——低——低模式

    C.低——低——高模式       D.高——低——高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山东居民自古有“闯关东”的说法,即不少山东老乡出山海关到东北发展;上世纪末,不少“东北客”又返回山东定居,导致了人口的“雁南飞”现象。据此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所述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民工流动 

    C.国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2.上述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引导  B.经济原因

    C.气候变化       D.资源开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题。

    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C.蒸发量增加              

    D.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2.要减少城市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杭州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C.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哪个地区最有可能为商业中心

    A.a       B.B          C.c       D.d

    2.影响c城镇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矿产     B.地形      C.交通      D.旅游

    3.a、b、c、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A.b>c>d>a      B.b>a>d>c 

    C.d>c>a>b     D.a >b>c>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高新技术     B.客货物流      

    C.旅游度假     D.金融商业区

    2.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晏子春秋》里晏子认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你认为橘树难于越过淮河在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水源缺乏        

    B.不适应北方的土壤

    C.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D.北方人缺乏种植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咖啡产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分   D.热量

    2.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交通    B.政策      C.科技   D.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商品谷物农    B.乳畜业

    C.水果园艺业       D.混合农业

    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劳动力的转移       D.自然条件的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有

    A.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C.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和水稻

    2.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①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②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③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④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地理要素构成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若a、b、c分别代表畜牧业比重、商品率、种植业比重,则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  政策     B.气候  地形  

    C.市场  饲料     D.土壤  水源

    1.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

    A.制糖工业      B.炼铝工业    

    C.航天工业      D.服装加工业

    2.若该图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A.教育水平      B.交通     

    C.市场         D.环境状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是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产业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2.以下地区与甲、乙、丙、丁四图的匹配正确的是

    A.甲—宁夏的毛纺织             B.乙—印刷厂

    C.丙—北京中关村的“硅谷”        D.丁—电子装配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为“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动力因素   B.资源条件     C.环境因素      D.交通因素

    2.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B.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市场的规模大,产品的竞争力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镇可能位于

    A.西欧平原上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我国东南沿海

    2.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水泥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