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填空题 11 题,选择题 13 题,实验题 5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3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11 题
  1. 2010年春晚,阔别舞台已久的“小虎队”重新站在观众面前,一曲《爱》让人们找到了那熟悉的的旋律。这是因为他们的声音________没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笛声通过____ ______传到妈妈的耳朵里, 妈妈正在使用的超声加湿器是利用音来传递___ 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________的 温度是 0 ℃。  ________ 的温度是100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物质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其中 ________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________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华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与手风琴他一听便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声时的

    ________不同;弹琴时所用的力度不同,声音的___        __不同;晚年的贝多芬是用耳贴在琴盒上来感受音乐的美,这同时也说明声音可以通过__ _ _   ____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四支温度计,测量范围分别是:

    A—10--110°C     B.35--42°C     C.—20--50°C     D. 0--50°C

    (1)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________  (2)若要来测量南京气温应选__________

    (3).如下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3℃,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8C,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 ________℃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不能发声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A.振动的幅度                             B.组成的材料

    C.振动的快慢                             D.自身的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图2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6.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C. 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中正确的是

    A.用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

    C. 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常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5 题
  1. (3分)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该装置还能探究声音

    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3分)如右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

    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8分)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上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                 _____ 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6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________ 、.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说明

    ________说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3分)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  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3分)液体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别很大。如图(A)、(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三亚和北京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三亚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作;此时北京温度为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__ ____ ,②___ _______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________Hz.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  ________(上 / 下)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

    路径向  ________(上 / 下)拐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