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的犁耕法主要流行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隋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

    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

    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             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商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成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直伪轻重……凡市,日中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

    A.唐通过有效管理促进城市商业发展

    B.唐商品经济繁荣

    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

    D.唐朝读“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两宋时期的商业比较繁荣,表现有

    ①纸币产生

    ②造船业发达

    ③海外贸易兴盛

    ④出现了众多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人口出现了“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业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对古代私营手工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

    B.唐宋以来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C.明初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清朝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

    上反映了 

    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黄金是哥伦布踏上美洲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B.美洲的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C.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随着欧洲殖民活动而改变  

    D.美洲地区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很多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生产规模相当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柜坊被视为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因为它

    A.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

    B.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C.印制纸币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流通

    D.发放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假如你是17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用的著名的印刷业家族的一员,为该公司绘制航海地图。受雇后,你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一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 

    A.战争因素     B.商业因素     C.文化因素     D.外交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航运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B.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D.奴隶贸易使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这说明: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据统计,英国出口商品额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1851 年为1/4,1861 年为1/3,1871 年为3/5。这组数据主要说明 

    A.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英国经济的对外扩张性日益明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交通工具的发明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化开始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汽船、火车等  

    C.生产力发展对新的交通工具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D.生产力发展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还包括

    ①西方殖民扩张加速②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③工业无产阶级产生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请依据大国崛起的相关史实在空格处填入正确的内容  

    A.开辟新航路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发动鸦片战争      D.建立福利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是

    A.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B.由赤裸裸的掠夺转为控制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不平等交换  

    C.由扫除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转为在全世界确立资本主义统治地位  

    D.由掠夺财富、积累资本转为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卷30

    材料二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卷46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卷1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3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政府推行这样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3)结合史实说明政府是否达到了其目的?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3分)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的本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5分)

    (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两则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 如图:

    请回答:(1)材料一告诉我们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4分)  

    (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4分) 

    (3)材料三中图1和图2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2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 (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