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祖国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

    A. 西班牙殖民者   B. 葡萄牙殖民者   C. 日本殖民者   D. 法国殖民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   )

    A. 打开中国市场   B. 维持鸦片贸易

    C. 割占中国领土   D. 对林则徐禁烟运动的报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过程解读准确的是(   )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新民民主主义发展的历程   D.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事件与孙中山先生无关的是(     )

    A.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B. 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

    C. 发动和领导武昌起义   D. 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 陈化成   C. 邓世昌   D. 关天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魏源的思想主张是(   )

    A. “自强”“求富”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民主共和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54”、“28”与下面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

    A.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A. 1856年

    B. 1854年

    C. 1860年

    D. 1855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中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先驱的是:(     )

    A.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5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馆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 收复新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 西方侵华史   B. 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中国人民探索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李华同学在学习了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后,对该事件进行了评价与反思,得出的以下结论中不恰当的是(   )

    A. 圆明园的珍奇异宝成为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诱因

    B. 火烧圆明园是列强侵华的暴行,更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标志

    C. 给后人留下的教训是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不会被欺凌

    D. 不仅给中国文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了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纲领是(    )

    A. 扶清灭洋   B. 自强求富   C. 三民主义   D. 民主与科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包含“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是(     )。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与英、法签订的《北京条约》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 )                            

    ①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定都后领导人进取心衰退

    ③天京事变削弱了自身实力     

    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人物和著作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邹容——《革命军》

    C. 陈天华——《猛回头》   D. 孙中山——《警世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 戊戌变法时期

    D. 维新变法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历史知识竞赛课上,主持人刚说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预示着中国革命面貌将焕然一新。”李梅同学马上答出了正确答案,它是(   )

    A. 党的“一大”   B. 党的“二大”   C. 遵义会议   D. 八七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他曾经出卖过维新派,后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他是(   )

    A. 袁世凯   B. 荣禄   C. 蒋介石   D. 梁启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材料二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1)材料一中造成中国与世隔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2)材料一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4)从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有益的历史教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化在中外历史上都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的近代化则呈现出学习西方的特点。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至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

    材料四   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学习西方的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开展。

    (1)材料一中的“文化运动”是指哪一场运动?这场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什么基础?

    (2)材料二中所述“自我疗伤”、“开颅洗脑”各指什么行动?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3)材料三中的“生产的革命”完成后,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中国近代化在第二阶段的探索上有何特点?

    (5)在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过程中,近代中国并没有走向富强,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却富强起来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0年——1840年英国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采矿工程师史蒂芬孙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运输。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自强和求富指导下,1876年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虽然只有14公里,却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后来清廷花费28.5万两白银从英国商人手中买下来将之拆毁……原因是修铁路惊动了祖先,破坏了千年农耕模式。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材料三

    ——根据(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数据编制

    材料四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观念与习俗的变化……推动中国的现代人进程。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材料一“静悄悄的革命”指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出现与哪一场运动有关?

    (2)材料三B点之后中国的铁路里程呈现什么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铁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李鸿章对自己“洋务事业”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并列举“洋务事业”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

    材料二  梁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2)概括材料二中所表达的主张。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3)梁启超的“在变官制”和李鸿章的“洋务事业”相比较,最大的超越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