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实验题 4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8 题
  1.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思维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

    B.同位素标记法——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氧气来自H2O还是CO2

    C.艾弗里、赫尔希与蔡斯等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相似

    D.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不同生物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B.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具有半透膜

    C.HIV可逆转录形成DNA,则其遗传物是DNA

    D.与大肠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来区分蛋白质与多肽

    B.ATP、胰岛素、DNA 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

    D.组成人体蛋白质非必须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密切相关

    B.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和核膜等膜可构成蓝藻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水绵细胞的叶绿体、细胞核、线粒体共有的遗传物质均由脱氧核苷酸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大量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TP

    B.图2中与受体蛋白结合的若是促甲状腺激素,那么靶器官是甲状腺

    C.图1、图3所代表的过程中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

    D.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其组成成分分析,主要原因是含有的磷脂分子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酶、蛋白质、核酸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由大量元素组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线粒体中不会出现 ATP 的水解

    C.某些蛋白质和核酸具有运输氨基酸的功能

    D.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和 ATP,酶催化的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合成相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表现为水分减少、呼吸减慢、膜运输物质功能降低

    B.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溶酶体参与的过程,因此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

    C.病毒癌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癌变

    D.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产生多种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图 1 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图 2 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 若为有丝分裂,则 ef 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图 2 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C.图 1若为减数分裂,则 A 与 a 的分离和 A 与 B 的组合发生在 de 段

    D.图 2 细胞中①与②、③与④为同源染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是某家系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从第一代起就出现甲病患者,该种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Ⅲ11的基因型是XAdY ,Ⅱ4的基因型是XADXad

    C.若Ⅱ4和Ⅱ5再生一个与Ⅲ11表现型相同小孩的概率10%,则Ⅲ8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20

    D.Ⅲ11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Ⅱ4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产生XAd的配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和生物育种,叙述正确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某植株幼苗,会使该植株所有细胞的染色体均加倍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呈46→92→46的周期性变化

    D.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无子西瓜不可育但性状可遗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图1所示为某种生物细胞内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图2表示中心法则,图中字母代表具体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体现了图2中的a、b、c三个生理过程

    B.图1所示过程可在原核细胞中进行,其转录和翻译过程不可同时进行

    C.图2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配对的方式完全相同

    D.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只有细胞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型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一定大于a基因的频率

    D.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2N=8)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异常精细胞(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精子中出现Aa在一起,则减I分裂异常

    B.若精子中出现AA或aa则是减II分裂异常

    C.若一个精子的基因型是AXbY,则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其他三个精子基因型是AXbY、a、a

    D.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16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以下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应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的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B.植物激素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合成的植物激素又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

    C.在大棚种植中,黄瓜开花后人工涂抹适量的生长素类似物以提高坐果率

    D.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 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稳定,生物就一定能维持稳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图表示人体对接种物免疫的部分过程,其中数字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关于②③④⑤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对某些抗原能终身免疫只与⑥有关

    B.细胞③④⑤中相同的物质是DNA、mRNA和核糖核苷酸

    C.受抗原刺激后的②③④细胞,有的细胞周期变长,但核糖体活动都增强

    D.细胞⑤没有识别和分裂分化能力,但能产生特异性的免疫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国现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紫茎泽兰等11种主要外来入侵生物给中国造成经济损失高达570多亿元人民币。若人为引入某外来入侵的种群中,其增长速率υ=(第N+1年的种群数量—第N年的种群数量)/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引入不一定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B.迁入新环境后,均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型增长

    C.一个群落中入侵种群的个体数量增加属于演替过程

    D.种群增长不受当地环境条件的限制,种群密度能无限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及结论分析合理的是

    A.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多少可达到目的

    B.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中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能够使烟草出现病斑

    C.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的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D.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一定有酒精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24 h的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相关气体关系图解,字母代表气体转移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测气体为________;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用图2中字母表示)。

    (3)EC段与AE段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增加、不变或减少),DB段与CD段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增加、不变或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抗利尿激素(ADH)又称加压素,如图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字母A、B、C表示体液,Ⅰ、Ⅱ表示过程)。

    (1)据图分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是:改变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一方面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当食物过咸时,过程Ⅱ会___________(“加强”或“减弱”)。

    (2)尿量超过3L/d称为尿崩。假设尿崩症仅与抗利尿激素有关,则引起尿崩常见的机理有二:一是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不足;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所示肾小管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若正常成年人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_,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果蝇(2N=8)的红眼和紫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研究人员将一对红眼果蝇进行杂交,所得 F1代中红眼:紫眼=3:1。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是常见的遗传学实验材料,科学家在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通常需要测________条染色体。假设该眼色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根据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红眼和紫眼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简要文字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果蝇的Ⅲ号常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都可控制眼色。科研人员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甲、乙两个紫眼隐性突变品系,且两个品系Ⅲ号常染色体上的其它基因均为显性纯合。若要判断这两种紫眼果蝇是否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基因工程技术从分离、提纯的圆褐固氮菌中获取固氮基因,然后进行PCR扩增。表1和表2分别表示用PCR扩增固氮基因的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表1

    PCR反

    应体系

    缓冲液

    脱氧核苷酸

    引物A

    引物B

    DNA聚合酶

    模板DNA

    50 μL

    5 μL

    0.5 μL

    0.5 μL

    0.5 μL

    0.5U

    1~2 μL

    加去离子水补足至50 μL

    表2

    反应

    条件

    复性

    延伸

    30次循环后

    保温

    温度

    55 ℃

    72 ℃

    适宜

    4 ℃

    时间

    30 s

    1 min

    5~10 min

    2 h

    (1)从表1和表2中可得出,PCR技术与DNA复制相比较,主要区别之一是__________。此外,从反应条件看,所使用的DNA聚合酶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每次循环都需要2种引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对固氮基因产物的生产研究中,需要从复杂的细胞混合物中提取、分离高纯度的蛋白质。下图表示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实验涉及的相关原理。    

    ①图甲表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的过程。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所示实验模拟电泳现象,U型管左侧的颜色逐渐变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2018年3月,因地震关闭的九寨沟景区部分恢复开放,这颗川西高原的璀璨明珠,逐渐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如图1表示种群甲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图2是种群甲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

    (1)九寨沟的植被很丰富,动物种类繁多,从九寨沟底到山顶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群落中生物种类繁多会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网),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草色返青时,“绿色”为初级消费者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震使九寨沟的植被遭受较为严重的损毁,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景区的生物群落逐渐得以恢复,这种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演替。恢复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当地气候条件和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B表示__________;图2中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__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贺建奎的实验室账号“ The He Lab”于2018年11月26日更新了多个视频,由贺建奎本人出镜讲述两个婴儿露露和娜娜的情况,并就为何选择抗HIV、伦理问题等作出解释。有关“中国基因编辑婴儿新闻占据了各大网络媒介,一场“科学发展”与“伦理道德沦丧”争辩响彻全国。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1)早期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提出了“试管婴儿”,而文中提到的露露和娜娜实际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过程应用到的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具体技术的名称)。

    (2) 为了达到所谓的阻断感染艾滋病效果,该实验团队主要针对CCR5基因进行编辑,实施基因敲除,敲除后为了使DNA上“缺口”补上,该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两种工具酶是____________。

    (3)转基因技术并不是令人闻之色变的疯狂技术,它已在作物品种改良上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为了获得“多彩的牵牛花”,可将与花青素代谢有关的基因与质粒形成重组质粒,导入到普通牵牛花细胞中,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培养得到符合要求的植株。

    (4)改善环境就要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_________________的同步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