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非选择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测交实验的目的是用以检测F1的基因型

    B.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必须对父本和母本去雄

    C.孟德尔做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步骤中的实验验证阶段

    D.F1自交产生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显性个体数量多于隐性个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大肠杆菌。在此实验中,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

    A.含35S标记的蛋白质 B.含32P标记的DNA

    C.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和32P标记的DNA D.不含32P标记的D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过程中,不出现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 B.RNA分子的逆转录

    C.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D.RNA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鹦鹉羽毛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绿色鹦鹉与黄色鹦鹉交配,所得F1中绿色:黄色=1:1。让F1中的绿色鹦鹉彼此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黄色=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1中的绿色鹦鹉彼此交配产生的绿色鹦鹉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B.绿色鹦鹉自由交配多代,每一代中总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黄色鹦鹉

    C.黄色鹦鹉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D.鹦鹉的黄色羽毛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果蝇的某自然群体中,II号染色体的变化很多。下表表示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II号染色体有变化的纯合子的生活能力状况(以标准型作为参考指标)。根据表格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对值

    气温

    II号染色体的各种变化类型

    25.5 C

    21.0 C

    16.5 C

    标准型

    100%

    100%

    100%

    99%

    98%

    100%

    95%

    89%

    87%

    92%

    109%

    109%

    A.甲、乙、丙类型都是由标准型突变而来的

    B.气温的变化对标准型果蝇的生活能力没有影响

    C.三种突变类型中,乙类型为有害突变

    D.气温为21.0℃和16.5℃时,丙类型果蝇的生活能力比标准型果蝇的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可将两个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结实率高的优良单倍体品种

    C.诱变育种可定向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D.基因工程育种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父母正常,但女儿患艾滋病

    B.封闭山区中,父母正常,但儿子患“大脖子”病

    C.正常绿色植物的种子在阴暗处发育成的黄化苗

    D.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B.多倍体都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

    C.秋水仙素可抑制染色体复制,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D.四倍体马铃薯的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病,则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B.若该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则该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C.若该病为单基因伴性遗传病,则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D.若该病为单基因伴性遗传病,则II-4一定是纯合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当种群的基因库有明显差异时,可能会形成生殖隔离

    C.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D.突变是不定向的,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 B.淋巴细胞的内环境只是淋巴

    C.口腔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唾液和组织液 D.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B.氧气、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经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血浆

    D.组织液中的氧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的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无机盐离子是动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下列有关人体内无机盐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Na+、Cl-等无机盐离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

    B.正常人的血浆pH维持在6.25~7.45,与HCO3-、HPO4-等有关

    C.神经细胞维持静息电位和产生动作电位与离子有关

    D.人体血液中的Ca2+过低会导致抽搐等症状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导致组织水肿

    B.局部组织代谢异常旺盛,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出现组织水肿

    C.过敏引起的水肿在消退时,组织液中的水全部进入毛细血管

    D.适量输入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可用于治疗细胞吸水肿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pH、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

    B.内环境稳态是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结果

    C.直接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D.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共同组成人体细胞的细胞内液

    B.④中的少量蛋白质重回血浆至少需要穿过4层生物膜

    C.①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5层生物膜

    D.肌细胞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浆至少需要穿过5层生物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小张从军,驻守到西藏某地。医务工作者监测并制作出其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过程中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曲线,见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小张体内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bc段,小张体内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C.乳酸进入血液后,主要依靠与Na2CO3反应来调节pH

    D.与a时相比,c时小张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有关神经元及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同一神经元的树突较少、轴突较多

    B.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C.组成突触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的树突的膜

    D.突触前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释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效应器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B.失去感觉的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即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C.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再作用于突触后膜

    D.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突触小泡释放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有关人脑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冷觉中枢均位于下丘脑

    B.长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C.大脑皮质的S区受损伤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D.小脑萎缩的病人可表现为步态不稳、容易跌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是测量单一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下,R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B.用S给予适宜刺激,R会进行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用S给予适宜刺激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的过程属于反射

    D.给予效应器适宜刺激可引起感受器发生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屈反射是指由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肢体回缩的原始保护性反射。下表是利用青蛙进行的关于屈反射的相关实验记录表。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I

    开灯并用硫酸刺激后肢,发生屈反射

    实验II

    只开灯 ,不用硫酸刺激,不发生屈反射

    实验III

    先开灯,2 s后给予硫酸刺激.发生屈反射;重复多次后,只开灯不用硫酸刺激,发生屈反射

    A.参与实验I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实验II可起对照作用

    C.实验III中含有条件反射 D.参与实验III的神经中枢只位于大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在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单方向性与神经递质的分布特点有关

    B.当电流计的指针指向正中央时,膜内外无离子的进出

    C.兴奋传到b点时,该处膜内外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

    D.若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则“?”处有突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是反射弧部分结构示意图,灵敏电流计的电极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的e、f点,a、b、c、d为4个刺激点。欲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不应选择4个刺激点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图1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含_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核DNA分子。

    (2)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图1中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是______。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中的___________细胞。

    (3)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4)图1中____________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对应图2中的cd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研究表明,某品种犬的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共同控制,且已知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对毛色的控制关系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让一只棕色雄犬与一只白色雌犬多次交配,结果F1全为黑色犬,F1雌雄互交,F2中有黑色犬、棕色犬和白色犬。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F2中,理论上毛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黑色犬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有同学认为,让雌雄黑犬交配,若后代全是黑犬,则亲本中的雌性黑犬为纯合个体。你_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上述说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发现一只毛色金黄的雄犬,查阅资料得知该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了探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设计了如下实验:让该雄犬(若只含1个控制毛色金黄的显性基因)与多只正常的雌犬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子代。

    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②如果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③如果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见下图)引起的疾病。正常人的红细胞是中央微凹的圆饼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因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而呈镰刀状,故该病患者的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基因突变的方式是碱基对的___。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___(填“很低”或“很高”)。

    (2)基因检测是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常用方法,根据题意可知,除此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检测。

    (3)基因中某个碱基发生替换后,氨基酸的种类并没有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可遗传的变异除基因突变外,还有基因重组和____。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控制______重新组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现代研究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

    (2)神经调节过程中,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最终传到神经中枢。

    (3)血浆与组织液的成分的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1表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表示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状态下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区段的电位,此状态主要是K+______(填“内”或“外”)流维持的。

    (2)图2中,表示Na+内流引起的膜电位变化的是_________区段。据此,有人提出动作电位的幅度与细胞外的Na+浓度有关,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生理状况一致的有活性的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若干,电位测量装置若干、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不影响神经的活性)、电刺激设备、培养皿若干。

    实验步骤:

    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制成如图1所示装置,制作若干组;

    ②将上述神经标本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电刺激设备分别刺激各标本的神经;

    ④记录指针右偏的最大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