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商品很难在市场上打开局面,后米,英国口口发现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于是通过走私贩运,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口口”应是

    A. 首相

    B. 国王

    C. 海盗

    D. 商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清军和英法武装力量的联合进攻下,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 八旗兵的腐朽不堪

    B. 太平天国的战略失误

    C.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D. 清军与英法联军的进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60年9月,英法联军进占京郊通州,咸丰皇帝仓皇逃奔热河。英法侵略者占领北京后,到处烧杀抢掠。清工朝经营150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大肆抢掠后,纵火焚毁。可见圆明园被焚毁是由于

    A. 英法联军攻占通州

    B. 咸丰皇帝逃奔热河

    C. 英法侵略者的举行

    D. 清军忙于同太平军作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清政府中一批较为开明的官员,痛感中国武器装备和技术远远落后于洋人,主张学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可见这些官员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

    A. 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

    B. 中国经济的落后

    C. 中国社会习俗的落后

    D. 中国国防的落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当时的《世界军事年鉴》称中国的海军力量在世界上排第八位,而日本则排在中国之后。“当时”应是

    A. 鸦片战争前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C. 甲午中日战争前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谭同在《绝命诗》中写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该史实发生在

    A. 洋务运动中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期间

    D. 新文化运动前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侵略者争相抢撩清政府的官库款,日军从户部抢得白银300万两,并烧毁户部以毁灭证据;法军抢礼王府现银200多万两和无数金银财宝,用大车拉了7天。他们还把抢来的东西公开拍卖,按职务高低分。侵略者还毫无人性地杀人取乐,一群逃难的老百姓,被法军逼进一条死胡同后,全部被机枪射杀。庄王府被焚时,1700多人被活活烧死。这些消天罪行发生在

    A. 北京

    B. 北平

    C. 上海

    D. 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世纪70年代,为了加强西北塞防,左宗棠力排众议,率师亲征,一举收复新疆。这充分说明了左宗是

    A. 近代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决捍卫者

    B. 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

    C.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

    D. 清政府的重臣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口口口口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口口口口应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马关条约)允许外资在内地设厂开矿,这引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的忧虑,他们呼吁发展民族工商业,以抵制洋货的倾销。这是近代前期某一救亡方案兴起的背景。此“方案”应是

    A. “自强”“求富”

    B. 维新变法

    C. 实业救国

    D. 教育救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下,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袁世凯总共只当了83天的命皇帝,6月6日便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可见洪宪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

    A.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B. 袁世凯内部众叛亲离

    C. 袁世凯寿命短暂

    D. 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惨痛的教训使得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于是这些人

    A. 进行了洋务运动

    B. 开始了戊戌变法

    C. 进行了辛亥革命

    D. 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统计,当时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馆,如此集中地介绍回外的一种思想理论,这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当时“应是

    A. (青年杂志》的创刊

    B. 《新青年》由上海迁到北京

    C.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五四运动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北方的长辛店,唐山等地工人相罢工,工人阶级开始成为此次运动的主力。”这段话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6月5日

    B. “上海工人举行工

    C. “长辛店、唐山等地工人相工”

    D. “工人阶级开始成为此次运动的主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屈。材料中的时间和空间应是

    A. 1924年1月,广州

    B.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C. 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D. 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朱德在(纪念八一》中写道:“南昌首义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可见南昌起义的意义是

    A. 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 建立了农革命根据地

    D.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所表现出来的必胜信念和一些前、不怕牺性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可见长征精神是

    A. 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B.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必胜信念、不怕牺牲的英雄气

    D. 团结一致、抵抗外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史实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是

    A. 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的一小段铁轨,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

    B. 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要求

    C. 日军向北平西南户沟桥的中国守军发动突然袭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D. 改编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投入了与日寇的战斗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面对日寇的野蛮侵略,中华儿女更加团结和坚强,他们用智慧、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抗日长城,在口口战场和敌后战场,请写了为民族独立而战的壮美篇。“口口”应是

    A. 东北

    B. 正面

    C. 海外

    D. 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这一天成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日子,重庆、延安的群众敲锣打鼓、狂欢庆祝,上海、北平等沦陷区的人民把这一天称作“天亮了“!“这一天”发生了

    A. 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枚原子弹

    B. 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

    C. 毛泽东发出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D.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个外国记者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你认为这是外国记者听了哪部音乐作品后发出的感慨

    A. 《义勇军进行曲》

    B. 《黄河大合唱》

    C. 《白毛女》

    D. 《毕业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此推断此诗作于

    A. 武昌起义期间

    B. 北伐战争期间

    C. 抗日战争期间

    D. 重庆谈判期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百度网站上输入“1909年、中国、詹天佑”,你可能搜索到

    A. 鲁迅在《青年》发表(狂人日记》

    B. 京铁路全线通车典礼举行

    C. 张謇大生沙厂宣告破产

    D. 《申报》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如果你是一位投资企业的人,在19世纪末,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

    A. 轻工业

    B. 重工业

    C. 农

    D. 军事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随右两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问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A. 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B.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C. 出现福州船学等一批新式学堂

    D. 人们见而称呼“先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制香港岛给英: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丰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潮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白银2亿两;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1)材料一、二所述史实分别是什么?它们相差多少年?

    (2)上述史实表明中国人民抗击了哪些西方列强的侵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的这些反侵略斗争有何共同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社会观念的逐渐变化,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裁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军队;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才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它”是哪一史实,并概括“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史实?试举例说明你的依据。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史实分别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在哪领域或层面进行的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在贵州遵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纠正了中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材料二:大会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何时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线括上述重大会议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在破众我寡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斯、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敌人的进攻

    材料二:1947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一亿多农民分得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材料三:1947年6月,对伯承、邓小平率领音冀鲁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准海、平津三大战,歼天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1)据材料一,指出1946年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敌人进攻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归纳中国共产党在1947年开展的重大革命活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取得的重大革命成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