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名著阅读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最高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Gb,这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了数百倍左右。

    B. 今年6月初,因为一张赤脚穿旧鞋、在高铁二等座上专心工作的照片,78 岁的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网络上走红。

    C. 一款名为“奇迹暖暖”的游戏和故宫合作之后,暖粉们“穿”上各种珍藏的华服,受到国外不少年轻人的追捧。

    D. 近日,一名四年级杭州小学生将蜗牛养到“四世同堂”,俨然成为蜗牛小专家,其爱心与耐心赢得无数人点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坐在光阴深处,捻(rěn)一瓣心香,将时光走过留下的惊喜翻了又翻,看了又看。走过的路,留下的心情,在心间慢慢开出了一朵风雅,丰莹了时光,旖(yǐ)旎了幽香点点。

    B. 如果拷问雾霾“成因”,机动车尾气排放、焚烧秸.jiē)秆等等都是,但其实我们才是罪魁祸首。因此,面对雾霾肆虐(nüè),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抱怨、责骂、急躁,只会徒增烦恼、平添纷乱。

    C. 红尘太多美丽的初见,宛若人间四月天,它不仅有花开的嫣(yān)然,也有花香的萦绕;它不仅有诗情的浮动,也有诗意的摇曳(yì),它能带给人无限绕指揉肠的情愫。

    D. 看似平常的云淡风清,恰是时光沉淀了的厚重,漫漫时空里的书信往来默契(qì)成了一世的情长,不掺杂任何欲望的脉脉温情倏(sū)然渗透到我所有的血脉之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歌手》已成为国内顶级的综艺节目,虽然参赛歌手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竞争手段,但这就是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因此丝毫无碍于吸引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李健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他善于轻声吟唱,不会面红耳赤地升Key拔音;坚持民谣小调,不会投其所好地选择经典口水。这当然一方面会使自己在投票中面临风险,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出奇制胜。事实正好是后者,听惯了高门大嗓和熟烂旋律的观众被这种温婉细腻和柔美飘忽吸引打动了。形容李健如一股清风一点没错,他在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将徘徊在边缘舞台的民谣支流引入其中。。

    李健承接了大陆民谣浪潮,然而不同于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记忆,李健大部分时间是任凭岁月流走的,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他无意于叙写完整的故事、描绘具体的人物,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和汪峰的歌词里总是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汇一样,李健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星辰、白云、湖水、童年、年华,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因此他的音乐一定是安静的、超脱的、婉转的,也只有这种反复的抚慰才能安放那些飘忽的情丝。李健具备娴熟的古典音乐基础,信手拈来的华丽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必然是易于大众接受的优美歌路。所以李健只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他的歌是一首首抒情诗,而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可能只靠抒情就传诵千年。

    《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李健的选曲基本没有跳脱以往的风格,只有一首《陀螺》是批判性反思性的歌曲,却依然被他的嗓音柔化软化,完全失去了原唱者万晓利的困惑感、失望感。但也正因为如此,李健才受到欢迎,综艺娱乐节目的观众期待的是即兴的陶醉和廉价的感动,而非多想一层的深刻。除了登上过春晚的《当你老了》和琼瑶苦情歌《在水一方》,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其他曲目都不是新歌,也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哪怕原唱者有足够的名气、足够的金曲。

    同时,太久的安静总会失之于平淡,这是李健最大的危险。他的歌永远飘在云端,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乍听时会觉得梦幻清爽,飘得久了就会缺氧头晕。而那时,也正是李健回归自己、回归往昔的时刻。

    李健这一次文艺性的胜利是诗意想象的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真正的中产阶级和小资是不会满足于、甚至不屑于关注一档大众综艺娱乐节目推出的歌手手的。而且当李健成为大众偶像时,便再也无法适用于小资和文艺青年们彰显独特品味、区别主流审美的本质需求了——我的李健不能是大家的李健,大家的李健不是我的李健。

    1.下列关于李健音乐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健的音乐承继了大陆民谣的特点,但他摈弃了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记忆,任凭岁月流走,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

    B. 李健的音乐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不在乎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具体性,他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湖水、童年等。

    C. 李健音乐中吟唱的内容不像汪峰的音乐那样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汇,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

    D. 李健的古典音乐基础扎实,他能信手拈来华丽的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用反复的抚慰表达飘忽的情丝,其音乐显得安静、超脱而婉转。

    2.下列对李健在《我是歌手》节目中获得观众认可原因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顺应了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竞争手段,为该节目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

    B. 坚持选唱民谣小调,表演时轻声吟唱不飙高音,温婉细腻而柔美飘忽,出奇制胜,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让观众耳目一新。

    C. 在音乐处理上,即使是饱含着哲理的作品,李健也把它唱得很柔软,使之既保持原作的情调,又能带给观众即兴的陶醉和感动。

    D. 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作品都不是新歌,而是那些名气大的原唱者演唱的含金量高、但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的作品。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健将边缘化的民谣支流引入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但他只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者,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

    B. 李健的音乐有很强的抒情性,这是他突围的利器,但仅凭这样的作品,他不可能在音乐的道路上长久受到观众的追捧。

    C. 李健最大的危险在于,长久的安静容易让观众产生平淡乏味之感。到那时,李健需重新回归自我、回归往昔。

    D. 李健的胜利是文艺性的胜利,是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因此,成为大众偶像是李健的荣耀,同时也是他的悲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祁茂顺

    汪曾祺

    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帷,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进大厅、亭台楼阁、花园假山……一个人忙不过,就得约两三个同行一块干。订烧活的规矩,事前不付定钱,由承活的先凑出一份钱垫着,交活的时候再收钱。早先订烧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车、摩托车……人家要什么,他们都能糊出。后订烧活的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午门历史博物馆原编制很小,没有几个职员,不知道为什么,却给馆长配备了一辆三轮车,用以代步。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馆长姓韩。韩馆长是个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开会,平常不为私人的事用车,因此祁茂顺的工作很轻松。

    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隔壁陈大妈找祁茂顺。“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儿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祁茂顺人缘很好。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是“世袭罔替”的贝勒,行四。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辛亥革命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粮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学过中医,协和医学院特约他校点中医典籍,他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大部分都卖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楼房,只保留了三间北房。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大沓大白纸。这大白纸是纸铺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张都一样大小,不是要用时现裁。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噌噌两刷子,轻轻拈起,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元的双窨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您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卖手表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有删改)

    1.小说主人公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小说中祁茂顺帮助金四爷裱糊顶棚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烧活、纸糊的顶棚、大酒缸”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丞相留忠斋①书》

    (宋)谢枋得②

    夷、齐虽不仕周,食西山之薇,亦当知武王之恩;四皓③虽不仕汉,茹商山之芝,亦当知高帝之恩;况蒸藜含粝于大元之土地乎?

    大元之赦某屡矣,某受大元之恩亦厚矣。若效鲁仲连蹈东海而死则不可,今既为大元之游民矣。庄子曰:“呼我为马者,应之以为马;呼我为牛者,应之以为牛。”世之人有呼我为宋之逋播臣者,亦可;呼我为大元游惰民者,亦可;呼我为宋顽民者,亦可;呼我为大元之逸民者,亦可。为轮为弹,与化往来;虫臂鼠肝,随天付予。若贪恋官爵,昧於一行,纵大元仁恕,天涵地容,哀怜孤臣,不忍加戮,某有何面目见大元乎?……

    某与太平草木,同沾圣朝之雨露。生称善士,死表于道曰:“宋处士谢某之墓。”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感恩感德,天实临之!司马子长有言:“人莫不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先民广其说曰:“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公亦可以察某之心矣。

    【注】

    ①留忠斋:留梦炎,号忠斋,南宋末年人,中进士,恭帝时官至左丞相,宋朝灭亡,降元,又做了大官。宋时曾为谢枋得的老师。

    ②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③四皓:指汉朝的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甪里先生周术四位隐士,他们原是秦博土,因逃避暴秦而隐居商山,采芝而食。汉高祖请他们出仕,皆不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皓虽不仕汉,茹商山之芝     茹:吃

    B. 若效鲁仲连蹈东海而死则不可   效:效仿

    C. 死表于道曰              表:表彰

    D. 天实临之               临:面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死之日               而用流俗人之言

    B. 若效鲁仲连蹈东海而死则不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 呼我为宋顽民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呼我为马者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用伯夷、叔齐、商山四皓来自比,特别强调两个“不仕”,成为一篇立意的主脑。

    B. 留梦炎是谢枋得的老师,现在是元朝的丞相。十分器重谢枋得,所以举荐他,谢枋得坚决拒绝,作者由于当时环境所迫,有些话没法直接说,所以作者的本意与字面意思未必一致,或反话正说,或言在此而意在彼。

    C. 文如其人,这封信写得恳挚、刚强、沉痛,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坚守气节、宁死不屈的高尚人格,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谢枋得对留忠斋不屑一顾。

    D. 文章结尾作者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话,表明死有轻重悬殊,关键在于义,接着又引祖辈们的话来扩展司马迁这句话的意思,表明自己已错过慷慨赴死的时候,仍然苟活着是对宋朝仍抱有很大的希望。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庄子曰:“呼我为马者,应之以为马;呼我为牛者,应之以为牛。”

    ②若贪恋官爵,昧於一行,纵大元仁恕,天涵地容,哀怜孤臣,不忍加戮,某有何面目见大元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以下是某小学“快乐童年”书画大赛工作构思图。请将该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 个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颜渊问仁。子日:“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子日:“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八佾》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麅。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记曲礼上》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礼”的作用。

    2.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提倡的“仁”和“礼”之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补出下列句子空缺处

    (1)子曰:“______ ,譬如北辰,_______ 。”(《论语》)

    (2)关山难越,______;______,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3)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_____ , _______  岂有悔哉!

    (5)______,______。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以下材料,你有何感想?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也有人说“四月天”难做,江浙民谣曰: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