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填空题 5 题,科普阅读题 1 题,流程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

    A. 原子

    B. 离子

    C. 元素

    D. 分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生活过程的叙述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 B.人体的呼吸过程

    C.用天然气作燃料来炒菜 D.冰箱里的水结成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CO2验满 B.稀释浓硫酸 C.给液体加热 D. 将KNO3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硝酸钾(KNO3)是常用的化学肥料, 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2 C.-2 D.+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尿素溶液来处理汽车尾气,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N2+4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NO2 B. NO C. N2O D. N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紫色石蕊能使酸变成红色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银白色的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盛放浓盐酸的瓶子打开瓶盖后能看到白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为氧化物

    B.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酸

    C.碱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则含量氢氧元素物质一定是碱

    D.点燃H2、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O、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科学家在制备C60和碳纳米管时得到一种副产物。其外观类似泡沫、质地轻盈,由碳的微小颗粒组成,称为碳纳米泡沫,它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碳素材料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化合物 B.碳纳米泡沫和碳纳米管是碳的不同种单质

    C.碳纳米泡沫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D.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置换氧化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将浑浊的红色污水进行了如下净化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液体无色浑浊

    B. 经上述处理后,②中液体为纯净物

    C. ②中液体无色澄清

    D. 若③中出现大量泡沫,则②中液体为硬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操作顺序

    B物质的鉴别

    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CO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CO,后加热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闻气味

    C物质性质和途径

    D能源与环境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因为化学性质稳定

    CO用于冶炼金属,因为具有还原性

    使用氢气能源——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完全正确的是(   )

    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铜粉(CuO)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铁粉 (锌粉)

    FeSO4

    加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FeSO4溶液(CuSO4)

    锌粉

    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铁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

    (2)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

    (3)硝酸铵的阴离子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5)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 +2价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符号),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

    (2)钠元素与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元素的质子数   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____________(填“溶解”或“ 乳化”)作用。

    (2)电动汽车中的锂空气电池放电时,锂(Li)与水、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有些同学用点燃的小木条进行验满时,将小木条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很快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条没有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充分反应后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初中化学实验中,铁钉多次亮相。下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

    (2)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_发生反应。

    (3)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锈蚀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普阅读题 共 1 题
  1. 如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当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方可向上攀登。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

    (1)认识阶梯甲:①阶梯上的5种物质中,俗称熟石灰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攀登过程中, Ca(OH)2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搭建阶梯乙:图中相应的台阶上物质可以从以下提供的五种物质“H2O、Fe、C、HCl、CuO”中选择,使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也可向上攀登领取奖杯。其中A是________;D是________;

    (3)共享物质、重塑阶梯: 阶梯乙搭建完成后,若在阶梯甲和阶梯乙中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互换,也均能领取奖杯,则这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组即可,只对一个不给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反应②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若得到的NH4Cl溶液有浑浊,由于操作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化合物气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在用胶皮管连接收集装置D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 (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选填字母)。若选用G装置代替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导管口通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上,铜、铬、锰、镍组成合金可以制成各种性能的不锈钢。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对Cr(铬)、Al、Cu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①Cr>Al>Cu;②Al>Cr>Cu;③_____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记录如下:

    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现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___________

    (控制实验条件)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纱布将其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

    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C使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假设中①、②或③)。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应用)(1)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铬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比铁更易被氧化,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用,是因为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食醋不宜用铝制品盛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2019年3月21日14时,江苏盐城一化工厂发生爆炸,爆炸物质是苯(C6H6),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

    (1)苯这种物质是由_____元素组成,一个苯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苯这种物质中氢元素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16.8克苯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写出具体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取24g此样品,向其中加入稀硫酸200克,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16

    8

    4

    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__________,24g样品中Cu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计算所加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请在画出在24克样品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消耗氧化铜质量变化关系示意图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