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字词书写 1 题,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通过新闻,我们分享了翘首以盼下,以“眼花liáo乱”的动作征服全场的跳水姑娘吕伟的夺冠喜悦;我们见证了发生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无数人为此dān精竭虑,足以juān刻在史册中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伟大壮举。

    注音

    填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②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本有性。

    ③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⑤《梁甫行》中用动物出没,感叹家园荒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从下列几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错误的两项。(  )(   )

    A.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

    B. 《红星照耀中国》共12篇,《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C. “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D.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 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毛泽东。

    E. 《红星照耀中国》纪录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有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徐特立,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海东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口语交际

    我校邀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来作英雄航天员事迹报告,假如你是学校小记者,给你一次向航天员提问的机会,请你以学校小记者的身份来提两个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三峡》,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人蜀记》)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不以疾

    ②绝巘多生怪柏

    ③良多趣味

    ④属引凄异

    ⑤不可悉见

    ⑥是日

    2.用现代汉语写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写的山各有什么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请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2.从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3.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

    4.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

    B. 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 本文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

    D. 文章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以动衬静,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目:以《这,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规范。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②正文不能出现人名、地名、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