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30 题, 1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

    A. 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 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 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0 题
  1.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 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 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 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

    A.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C. 均有无而通万物   D.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关系的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你认为哪一方同学观点更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乙方:从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A. 甲方

    B. 乙方

    C. 甲乙方都符合

    D. 甲乙方都不符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生产

    ②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④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

    B. 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棉布

    C. 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

    D. 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是

    A.翻车     B.高转筒车     C.水排     D.立井水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形态不包括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田庄手工业

    D. 公私合营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电视剧《乔家大院》描写的是晋商的故事。明清时期的商帮中实力最强的还有:

    A. 浙商

    B. 徽商

    C. 闽商

    D. 鲁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位宋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下列哪项活动不符合实际

    A. 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 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 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 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 重农抑商的严重束缚

    B. 闭关锁国的严重阻碍

    C. 明清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阻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B.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C.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 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 与西方国家侵略无关

    C. 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 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

    ②民族工业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企业像一颗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①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织公司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作为一战期间的一名中国面粉商人,在中国他能感受到的是

    ①他所经营的面粉业获利较多

    ②他能接触到品种各异的中国香烟

    ③商品上到处贴有振兴国货的标语

    ④受外国资本排挤的压力有所降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近代中国涌现出一批影响巨大的著名实业家,包括:

    ①李鸿章

    ②张謇

    ③陈启源

    ④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 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 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 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某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社论反映出该时期

    A. 完全把农民生活纳入军事化轨道

    B. 一大二公

    C. 应对战争的需要

    D. 加强户籍管理的非常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 社会人口急剧膨胀

    C. 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D. 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杯茶、一份报纸就能过一天”……这是当时大多数国企职工的真实写照。“计划统一下达,资金统贷统还,物资统一调配,产品统收统销,就业统包统揽,盈亏都由国家负责”……这就是当时国营企业的经营状况。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计划经济的弊端

    B. 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C. 社会主义制度的缺陷

    D. 国营企业病入膏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河北省邯郸钢铁总厂是1958年建设的老厂。1990年,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1992年到1995年的4年间,产品销售收入由10.2亿元增加到50亿元;实现利润由0.5亿元增加到7亿元,平均年递增率达93.4%。邯钢的改变得益于

    A.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成功

    B. 人民公社化的结束

    C. 私营经济的推动

    D. 经济体制的转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 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 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九九二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新的篇章,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步入新阶段。其新表现在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③中共十四大召开

    ④中共十五大召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与材料不符的是(   )

    A.促进中国近代化        B.制约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C.冲击中国传统习俗       D.中国服饰观念完全西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图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

    材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文化观:(   )

    A.美我之美 B.美人之美

    C.各美其美 D.美美共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A. 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B. 青年男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C. 新旧思想冲突激烈

    D. 辛亥革命解放思想,推动社会习俗变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大地主通常把土地长期出租,租约是长期的,因此他们也感到,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这些土地贵族自然满腹牢骚。”这主要反映了16世纪的西欧

    A. “商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

    B. “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

    C. 殖民扩张增加了土地供应

    D. 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到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中已找不到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建设占用了农村土地 B.妇女进入工厂成为雇佣工人

    C.大多数妇女成为家庭主妇 D.妇女地位提高后不再从事繁重劳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是

    A. 欧洲早期工场手工业

    B.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机器大工业

    C.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垄断组织

    D. 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公司制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共 1 题
  1.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②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

    ③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理念

    ④全国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有关铁路的知识开始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材料三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里程【公里】

    统计年份

    单位

    公里/每万人

    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128000

    2006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引自《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在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国所处世界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网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苃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包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不可避免地,无意的、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也在同时继续着。由于19世纪交通运输得到了改善并越来越密集,咖啡锈菌和根瘤蚜虫等害虫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霍乱从孟加拉湾附近的原生地成功逃逸,并在19世纪初成为全球性的灾害。19世纪末,一种对牛来说极为致命的病毒——牛瘟病毒——蔓延到了非洲东部和南部。在那里消灭了高达90%的牛群,使牧民们一贫如洗。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复员的数百万士兵和水手被轮船带到了世界各地。他们传播了一种流行病毒,导致了2 000万到6 000万人丧生,其中大部分人病死于印度。因这次大流感而丧生的人甚至比战争本身还要多。

    ——摘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扩大的原因,并谈谈你对物种交流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