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A. 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 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D. 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2.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表为我国2011~2017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2011

    2012

    2015

    2016

    2017

    能源消费增长率

    -4.1

    -1.6

    9.9

    15.4

    15.2

    GDP增长率

    7.8

    7.1

    8.3

    9.3

    9.5

    1.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A. 2011年   B. 2012年   C. 2016年   D. 2017年

    2.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①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④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⑤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2.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

    A. 高大的海岸山脉   B. 海岭

    C. 一系列岛弧   D. 深邃的海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如果该图为在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E处气温比H处高

    B. F处气压比G处低

    C. 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 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 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 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3.(小题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边疆万里行”摄制组初秋到新疆北部采访,路遇一条河流,他们乘坐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从河流中开过去,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这条河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一条内流河

    B. 一定自西向东流

    C. 一定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D. 一定以降水补给为主

    2.摄制组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越过河流,其主要原因是(  )

    A. 午后气旋活动频繁、降水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

    B. 午后冰川融水增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

    C. 午后风大,傍晚前后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

    D. 昼夜温差大,河流傍晚前后会结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 甲位于南半球的阴坡

    C. 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 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2.丙地的地形可能是

    A. 洼地   B. 鞍部   C. 三角洲   D. 山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 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 坡度较平缓,跨越的等高线少

    C. 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

    D. 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3.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A. 山上植茶树,山下种水稻

    B. 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 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

    D. 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企业化种植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国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9月23日日落后3小时30分、北京时间21时58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观测地位于洞庭湖畔,若想知道它的地理坐标,除了题干中需要的信息外,还需要测出

    A. 北极星的仰角   B. 树的高度

    C. 地形的起伏   D. 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

    2.观测者所看小路的延伸方向是

    A. 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B. 西北向转为东北向

    C. 东北向转为东南向   D. 西北向转为西南向

    3.若观测地点位于赤道附近,则对该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 工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发达

    C. 河流短小急促   D. 目前城市化发展迅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A. 山东半岛   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C. 新西兰   D. 巴西高原

    2.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 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B. 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C. 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 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

    3.若CD 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的温差为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A. 3700米   B. 4500米   C. 5000米   D. 2680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江南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18℃,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在-8℃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红壤分布广泛,是中国主要的茶园分布区,然而这里的茶农在生产中却发现“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这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种茶业从农业类型来看,属于

    A. 自给农业和粗放农业   B. 商品农业和密集农业

    C. 自给农业和密集农业   D. 商品农业和粗放农业

    2.该地区的雨季降水主要与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A.    B.

    C.    D.

    3.“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雨季除草松土,易破坏植物的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

    B. 旱季除草松土,有利于草类腐烂变为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

    C. 雨季除草松土,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影响作物生长

    D. 旱季除草松土,草类不易复活,可以避免草与作物争肥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下图为我国劳动力数量变化及预测情况,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A. 2002年   B. 2007年   C. 2012年   D. 2020年

    2.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A. 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

    B. 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C. 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D. 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 商业区、文化区   B. 住宅区、行政区

    C. 住宅区、商业区   D. 行政区、文化区

    2.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

    A. 巴西东南部   B. 我国东部沿海

    C. 印度半岛   D. 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3.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 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

    B. 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C. 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

    D. 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自然植被由下往上是河谷灌丛带、高山森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寒漠带。季节性转山放牧的牧民人口日增,所产的山羊毛质量上乘,近年颇受市场欢迎。少数藏民在缓坡地栽种旱作,以补充其所需要的部分粮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已出现高山森林带上限下移、下限上移的退缩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变干           ②工矿业开发规模扩大  

    ③放牧地和耕作地面积扩展      ④栽培花卉和药材     

    ⑤燃料需求

    A. ①③   B. ③⑤   C. ②⑤   D. ①④

    2.藏民所栽种的旱作以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土豆)等为主,其中以马铃薯(土豆)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主要原因是马铃薯(土豆)

    A. 可以在霜冻期栽种   B. 适合在冻土中培育

    C. 生长期最短   D. 适宜碱性土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读“中国政策与棉花生产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我国1998—1999年棉花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灾害   B. 政策   C. 农民的个人喜好   D. 地价

    2.我国1998—1999年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条件适宜   B. 交通条件改善

    C. 农业科技进步   D. 土壤得到改良

    3.我国棉花种植范围广阔,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河中下游棉区和新疆棉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大棉区生产都以家庭分散型为主

    B. 黄河流域棉区区内地势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产

    C. 长江流域棉区技术水平高,劳动力充足,棉花质量优于黄河流域棉区

    D. 新疆棉区降水少,光照条件优越,但病虫害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坡面上的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坡面的夹角)和地平面上的太阳高度不同。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南向坡面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折线图,已知坡面坡度为l0°(地球大圆每1°圆心角弧长约为110km).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此坡面的位置向西南移动200km,则图中折线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向右上移动   D. 向左下移动

    2.当此坡面处于白天且与晨昏线的距离为2530km,此日不可能为

    A. 3月5日   B. 6月15日

    C. 9月5白   D. 12月l5日

    3.冬至日这一天中,若仅考虑纬度因素,则此坡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将

    A. 比43°26'S地平面上同样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B. 比43°26'N地平面上同样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C. 与43°26'N地平面上同样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相等

    D. 与43°26'S地平面上同样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相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B. “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热量的传递方式都是潜热输送

    C. “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D. “风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

    2.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身体潮湿时散失体热速度是干燥时的25倍,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 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C. 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D. 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318国道是中国人的景观长廊,某市地理学会在2017年9月组织了一期沿318国道考察的地学夏令营。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夏令营规定营员:“①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②要带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小而必备物品;③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这三项要求在西藏时尤其必要,试依次说出其地理背景。

    (2)318国道是中国大地的一条美丽项链,穿越的四川地区就有"巴山夜雨"和"蜀犬吠日"“雅安天漏”几种气候特色,用地理知识解释该地区多阴雨天气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西欧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又叫“羊吃人运动”,在英国表现更加明显,强占农民的土地,用来种植牧草,发展养羊畜牧业。请从气候角度简要分析英国“羊吃人运动”的地理背景。

    (2)B为_       _海峡。下面哪几个月风更大、浪更急?____________

    A.12  1  2     B.3  4  5

    C.6 7 8         D.9  10 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1年1月26日,日本九州南部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喷发,激起的火山灰冲到3000米的高空,能见度降到500米左右,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

    材料二:“东亚局部区域图”。

    (1)此次火山喷发固然规模较大,但对中国国内航空运输影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4分)

    (2)请评价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拉多位于巴西中部,约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 -1700mm之间,是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地区,红壤广布,不宜大片种植。但研究人员的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把荒芜的“塞拉多,改造成大片肥田沃土,农业高效发达。如今“塞拉多”已成为巴西“谷物带”的别称,主要出产大豆、棉花、玉米等。

    (1)分析研究人员为开发塞拉多地区可能采取了哪些改造措施。

    (2)巴西农业模式又被称为“塞拉多奇迹”,有人说这个奇迹不能复制到非洲草原地区,试说明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地理位置特征。

    (2)说出植被带界线东北部自然带类型,并简述该自然带形成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